发布时间:2024-02-26 浏览量: 次 来源:徐州市委老干部局
近年来,徐州市委老干部局、离退休干部工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工作部署,着眼党建引领筑底色、示范运行铸品牌、问需于民解难题、建章立制促长效,扎实推动老党员工作室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聚力银发人才、激发银发动能、彰显银龄力量,取得了积极成效。
合理布局,规模化建设打造温暖的“家”
徐州市建立老党员工作室起步较早,2018年,部分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就依托社区创建了“老党员工作室”,开启了积极探索。2022年,按照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和省委《实施意见》对“建设一批老党员工作室、老党员驿站等党建工作平台”部署要求,徐州市又第一时间将老党员工作室建设纳入“党建+银发生辉”工程大格局统筹谋划,作为“总队+分队+老党员工作室”志愿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强势推进。近两年来,积极组织动员党性强、威信高、身体好、经验丰富、乐于奉献的老同志牵头新建“老党员工作室”68个、达到112个,切实建成了覆盖10个县(市、区)和部分市直单位的“老党员工作室”矩阵,健全了“党工委+总队”“党支部+分队”“老党员带头人+工作室”的“党建+”志愿服务体系,为发挥余热愿望强烈的老同志们打造了一个个温暖的“家”,助力离退休干部发挥作用工作进入新阶段。
试点先行,标准化建设铺好发展的“路”
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一边抓试点,一边建制度。坚持上下联动,指导县(市、区)各有侧重开展试点工作,丰县、沛县聚焦社区层面,探索依托基层社区打造老党员工作室,助力社区治理的方法路径;邳州市着眼于丰富“家门口的志愿服务”,一体推进“老党员工作室”“楼长+积分制”等平台,更好服务基层、服务群众;贾汪区着眼于放大“耿集乡贤工作室”品牌效应,进一步探索推行街道层面设立乡贤工作室、村(社区)层面分设乡贤工作站的“一室多站”服务体系,提升辐射范围和工作效能。在充分调研、认真总结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党员工作室建设的实施意见》,探索构建老干部工作部门、老干部原单位与街道社区党组织协调推进机制,推行有标识、有团队、有阵地、有项目、有制度、有保障的“六有”建设标准,以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构建“老党员工作室”长效推进机制。
培育特色,品牌化建设竖起引领的“旗”
老党员工作室发挥作用的特点就是聚焦精准、聚焦专业,针对这一情况,徐州市委老干部局大力实施“一室一特色”培育计划。邳州市经济开发区“程大宁党建工作室”,凝聚离退休干部党工建指导员队伍,带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贾汪区“耿集乡贤工作室”工作室,充分发挥离退休老党员根植乡土、德高望重的优势作用,开展矛盾调解工作,用老百姓的法儿,平老百姓的事儿。新沂市农业农村局“王洪英工作室”,汇聚农技战线骨干力量,把服务三农为己任,奔波于田间地头开展三农政策宣传、指导农民科学种田、无偿诊治农作物病虫害,助力乡村振兴。云龙区黄山街道育园社区“老党员工作室”积极开展“平安云龙·爱心护学”志愿服务项目,不畏严寒酷暑,坚守爱心护学执勤岗,保障孩子安全。这些老党员工作室结合自身实际和所能所愿,精准对接党委政府和干部群众所需所盼,使服务范围由“窄”变“宽”,服务层级由“浅”变“深”,服务方式由“老”变“新”,形成以特色立品牌、以品牌促发展的良性格局,在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徐州新实践中贡献新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