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8-12 浏览量: 次 来源:常州市委老干部局
常州市积极探索离退休干部党建助推基层治理的新模式、新路径,用好用活老党员工作室、志愿服务队、银发智库三大平台载体,深入实施“支部+志愿服务”模式,不断拓宽离退休干部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将离退休干部党建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结出累累硕果。
稳妥有序化解风险点
积极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党员威望高、阅历广等特点,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社区、化解在萌芽状态。金坛区儒林镇老党员马同生组建工作室带领“五老”积极参与矛盾调处、网格管理,连续12年当选区人民法院陪审员,仅2021年来就化解各类纠纷684件,立卷宗71件、涉及金额1600余万元,接访群众和接受咨询909批、1493人,调处成功率达100%,相关做法得到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建洋来常调研时的充分肯定。溧阳市溧城街道组建老同志志愿服务队开展矛盾调解、红色宣讲、技能培训,入选省级社区教育特色品牌建设项目。
驰而不息破解困难点
充分发扬老同志的奉献精神和执着精神,久久为功答好一些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难题,解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难事。新北区农业农村局老党员聚焦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领衔推进《盘活安宁村闲置土地资源,解决黎亚河水系老化、水淹严重民生难题》项目,完工后预计将闲置的15亩土地转化为新增标准厂房3618平方米,带动村集体资产增收68.7万元、争取市区奖补资金100万元,获区委书记批示肯定。钟楼区离退休干部党员洪炳忠奔忙于老旧小区改造一线,获得2024年区“优秀党务工作者”表彰。常州经开区横山桥镇“薪火”志愿服务队牵头成立老党员议事会,解决宅基地改革建设过程中的矛盾困难,助力打造芙蓉片区美丽乡村建设新样板。
凝心聚力补强薄弱点
瞄准“一老一小”人群,以老同志所长补基层治理短板弱项,真心实意纾民困、解民忧、暖民心。全市近4000家校外教育辅导站以“党建带关建”为基本准则,吸纳4500多名老同志,辐射教师、大学生志愿者6000余人,年均服务青少年90万人次,特别是聚焦“暑托班”配套党史教育、爱国教育、法治教育课程,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市公安局退休党员通过阳光教培中心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开展专门矫治教育,最大限度帮助他们回归家庭、学校和社会,全市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村)达974个,占全市社区(村)总数的98%,位于全省领先地位。江苏理工学院银发智库专家走进幼托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共享学前教育专业强大师资和老专家的智力优势、研究优势,助力“托有所育”;开展“岁月如歌”老年人精神慰藉援助,上门与高龄独居老人结对并进行心理关爱。天宁区兰陵街道离退休支部书记倪和平毅然承担起一名孤寡老人“监护人”责任,3年来身体力行书写为老文章。
革故鼎新填补空白点
鼓励引导老同志积极创新治理模式,把“摸着石头过河”的生动实践转化为基层治理的有效经验。天宁区聘请退休老党员担任楼宇党建指导员,将原居委会“民情茶座”的工作模式搬进了商务楼宇这个“垂直社区”,协调楼宇党员和企业组建了“富邦帮”楼事会,将楼宇间跨单位、跨行业、跨系统的党员和企业联结起来,为企业间交流合作搭建平台,探索出一条党建与经济互促的“楼宇党建”新路子。武进区持续推进好“‘桑榆’河长护航‘武水’长清”志愿服务项目,组建15支“桑榆”河长队伍,巡逻范围覆盖全区12个乡镇街道,引导广大老党员把经验智慧集中到治水护水第一线,守护家门口的碧水蓝天,为全区河长工作增添新力量、发挥新作用,相关工作经验在水利部网站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