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挥作用

你的位置: 首页-发挥作用

宿迁:以“先锋矩阵”激活银发有为新动力

发布时间:2024-08-20    浏览量: 次    来源:宿迁市委老干部局

今年以来,宿迁深入推进“银发生辉·银龄行动”,加强顶层设计,以“西楚银领”老干部助力发展先锋矩阵激活银发有为新动力,推动离退休干部作用发挥谋之有道、奉献有方。

一、打造“银声领航”先锋矩阵,唱响“银发之声”

充分发挥老干部理论功底深厚的优势,构建宣讲矩阵,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一是学理论,筑牢“根与魂”。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云课堂等载体,组织老同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开展离退休干部党员党纪学习教育,为开展好理论宣讲打下坚实基础。二是建队伍,抓好“枝与叶”。坚持政治把关、覆盖广泛、队伍多元的原则,通过“推荐+自荐+互荐”等方式组建宣讲团队71支。整合宣讲资源、创新方式方法,以典型鲜活事例充实宣讲内容,持续完善红色教育、廉洁从政等宣讲清单。三是说心声,阐述“形与神”。广泛搭建老干部大讲堂、银发宣讲微讲堂、理论宣讲微站等平台,拍摄宣讲微视频,引导广大老干部讲好创新理论和发展成就,先后围绕家风培树、农业发展等主题开展“线上+线下”“定点+点单”宣讲服务100余场次。

二、打造“银智赋能”先锋矩阵,汇聚“银发之智”

充分发挥银发“智库”优势,为宿迁“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建设“鼓劲赋能”。一是广聚“银发人才”。深耕“我为人才办实事”项目,精细化开展银发人才动态更新工作,先后遴选752名高层次老干部入库,统筹20余家市直单位资源,组建6支市级银发人才专业志愿服务团。二是广集“银发智慧”。认真开展“赞辉煌成就·聚银发力量”专题调研,组织老同志分层分类开展参观考察、调查研究、座谈交流等活动160余场次,提出意见建议100余条。三是广汇“银发力量”。立足助力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目标,深化离退休干部助力青年农民创业,常态组织开展“银发助三农”活动。积极开展“银发人才助企行”,组织265名老干部服务企业136家,开展科普教育127场次,助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三、打造“银青牵手”先锋矩阵,共赴“银发之约”

围绕培育时代新人,着眼构建“点线面”关爱体系,密织关心下一代“呵护网”。一是聚焦特殊群体,在“点”上发力。针对“失足、失管、失学、失业、失亲”和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等,动员694名“五老”人员与400名青少年结对,成立564个帮教小组,“点对点”开展关心关爱。二是聚合教育阵地,在“线”上延伸。深入推进乡镇(街道)中心、村居(社区)、家庭辅导点等三级平台建设,以校外辅导站串联社区矫正中心等资源,打造关爱保护“矩阵”,年均辅导教育青少年超10万人次。三是聚情帮扶成长,在“面”上联动。全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深入实施“护苗”行动,动员3.3万名老同志开展家庭教育、心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活动。组织老同志结对帮带年轻干部、青年人才、产业工人等,在“传思想、授经验、帮业务、带作风、解难题”上助力成长。

四、打造“银龄聚力”先锋矩阵,凝聚“银发之志”

找准离退休干部助力基层治理“切入点”,打造“银发先锋进小区”行动升级版。一是有机融入治理体系。在新退休人员和居住地社区之间搭建“通道”,探索推行“荣退+报到+服务”模式,先后举办荣退仪式60余场次,引导1700余名老同志在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任职或担任党员楼栋长。二是渐进下沉组织力量。以“结对共建”为载体,组织131个机关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与社区(小区)党组织结对,联合开展“共绘新蓝图,银发谱新篇”等主题党日活动。深化“三联三助”“两进两助力”等模式,推动老干部党支部与村(社区)基层党支部结对联系,共解发展难题。三是持续丰富服务资源。加强协调联动,探索打造老干部活动学习共享阵地集群,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打造银人才工作站、老党员工作室等200余个。组织老同志成立志愿服务队286支,制定公开“服务+项目”清单,将便民服务送进小区、楼栋。

五、打造“银晖焕彩”先锋矩阵,展示“银发之美”

着眼于老有所乐,让“桑榆风采”在助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中熠熠生辉。一是赓续“红色血脉”。深入开展“盛世中国·辉煌荣光”主题征文、“老少同声爱国情 同心奋进新征程”老少同台展演等活动,引导广大老干部讲好宿迁大地上的奋斗故事。鼓励老同志参与本地红色资源的挖掘和整理,32万字的《宿迁市革命老区发展史》等书目相继出版发行。二是传承“非遗匠心”。融合广大离退休干部的智慧与技艺,充分调动爱好烙画、剪纸、书法的老同志组建非遗传承志愿队,定期进校园、进小区开展非遗体验课程,助力淮海戏、草编等各类非遗文化历久弥香。三是浸润“文化底蕴”。充分发挥各级老年大学老年文化教育主阵地作用,先后组建13个专业55支文化“轻骑兵”,深入社区小区开展文艺互动式演出47批次100余场次,惠及群众1.2万余人次。结合“七一”等,广泛开展书画展、摄影展、门球赛、汇报演出等文体活动,引导老同志以晚霞光辉传时代声音、扬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