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10 浏览量: 次 来源:镇江市丹徒区委老干部局
近年来,镇江市丹徒区深入挖掘银发资源,创新志愿服务模式,强化培育志愿服务项目,推动老干部志愿服务取得新成效。
一、人才聚智,打造“银龄”赋能新引擎
一是挖掘资源,让银发人才“聚起来”。深入基层调研,挖掘政治素质好、服务热情高、有专业特长的老干部,做好“引才”工作。通过召开志愿服务推进会、座谈会、银发人才经验交流会等,加强银发人才之间的交流沟通。完善丹徒区老年人才微信群,定期分享银发人才指导实践项目的经验和成果,引导更多银发人才发挥余热。二是建立机制,让银发人才“强起来”。按照“分类管理、动态管理”原则建立银发人才库。结合老同志专业特长和服务意愿,按照经济、教育、医疗、科技等领域进行分类管理,将人才信息上传江苏老干部服务管理系统,目前银发人才库已涵盖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人才150余人。三是项目牵引,让银发人才“动起来”。坚持推进“党支部+银发志愿者+服务项目”模式,共建立27支老干部志愿服务团队,实行志愿服务项目化管理。创设5个丹徒银发人才服务分中心,从基层需要和群众需求出发确定9个结对项目,形成“1+5+9”运行模式。目前已有市级银发人才工作站4个。
二、活动聚心,展现“银龄”先锋新作为
一是深化共联共建力度。强化共建共享、融合融入的理念,进一步整合资源,用好老党员工作室、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鼓励支持老同志到社区报到。指导宜城街道老干部党支部联合崇文社区打造“助老惠老”幸福驿站,推动老同志主动融入基层党建、助力社会治理、推动高质量发展。二是强化主题活动深度。围绕重大节日节点,将志愿服务与主题党日、学习教育相结合,开展特色系列主题活动。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主题活动,宣传展示银发担当,积极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组织开展“喜迎新春·银辉送暖”志愿服务活动,走进基层进行写对联送祝福、健康义诊、普法宣传等活动。围绕“3·5”学雷锋纪念日,开展志愿服务20余次。三是拓展结对帮扶广度。聚焦“一老一小”群体,激活银龄力量,强化帮扶助困。乐健义工志愿服务队用项目化运作方式,为残疾人、老年人送去温暖和爱心。高资街道老干部20多年来坚持公益接力行动,累计资助贫困学生1000多人,发放助学金100多万元。“银发白衣”志愿服务队定期下基层,为农村老人提供免费义诊。“七彩小屋”志愿服务队每年开展活动80余次,助推留守儿童阳光成长。
三、品牌聚力,激发“银龄”生辉新动能
一是聚焦服务中心工作。先后组织开展“话传统、谈复兴、聚力量”“赞辉煌成就,聚银发力量”等专题调研,通过参观产业项目、农业基地等,老干部们为发展项目把号问诊、建言献策。区党群口老干部联合党支部坚持每年开展“看丹徒、赞丹徒”系列活动,辛丰镇、宜城街道、高资街道等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多次组织老干部就近参观考察,积极为丹徒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策、出点子。二是聚焦打造品牌效应。在银发助力产业升级、乡村振兴、社区治理、惠民济民、生态环保、旅游文化六大方面,每年指导老干部志愿服务团队、银发人才工作站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结合丹徒实际,聚焦惠民济民、乡村振兴两个重点,突出旅游文化“一个亮点”,重点打造品牌亮点,形成丹徒特色。三是聚焦强化典型宣传。在六大领域涌现了一批为助力大局中心发展的优质服务项目和释放银发正能量的先锋模范。水木年华茶文化项目、付玉香农业服务团队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分别获得2022年、2023年镇江市“银辉闪耀”银发人才服务项目三等奖。世业镇老党员崔荣海入选镇江市十大“银发先锋”。开设“霞映丹徒”公众号,宣传展示银发风采,激发老同志发挥作用的热情,老干部志愿服务事迹在人民网、学习强国、省委老干部局网站等平台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