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挥作用

你的位置: 首页-发挥作用

【老党员工作室建设】镇江:推进老党员工作室“三化”建设

发布时间:2025-05-12    浏览量: 次    来源:镇江市委老干部局

镇江市坚持把加强老党员工作室建设作为推动离退休干部党建融入基层党建大格局的重要抓手,把发展所需、群众所盼与老党员所能、所愿有机结合,通过健全机制、建好阵地、建强队伍,积极引导老党员发挥优势,不断增强“老党员工作室”党建平台助力社会治理的动能和活力。

一、注重建强队伍,推进老党员工作室科学化布局

一是“领头雁”牵头建。遴选发挥作用明显、群众认可度高、特点特长突出的老党员,以个人名字命名建立“周建华老党员工作室”“周秀琴老党员工作室”“夏巨桃老党员工作室”等85个。建立“书记领衔”机制,用好银发人才库,邀请、招募有意愿、有经验、有特长的老党员加入工作室,鼓励新退休干部到居住地社区报到,积极参与基层治理,通过结对帮带、案例分享、示范引领等方式培育基层治理银发骨干,实现“头雁领航,群雁齐飞”。二是党支部引领建。结合离退休干部党员的专业特长,引导离退休干部党支部领办老党员工作室,推动老党员工作室建设与基层党建工作有机衔接,实现组织联建、资源联享、活动联办。市教育局退休党支部、退教协“红烛先锋”老党员工作室,定期与学校开展联建活动,与青年教师结对帮带,助力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目前由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兼任工作室负责人占比达53%。三是专业团队统筹建。依托老干部诗书画协会、老干部宣讲队等老干部团队的专业特长和优势特点,建立“翰墨书香”“春风化育”“银领科技”等老党员工作室,推动老干部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助力文化传承、助力乡村振兴,逐步推动志愿服务向专业化、高效化迈进。

二、注重资源联动,推进老党员工作室规范化运行

一是科学谋划,建好“主阵地”。遵循“实用管用、共建共享”原则,利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老年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等现有阵地设立离退休干部党建共享阵地。构建市委老干部局牵头抓总,区县组织部门、老干部工作部门指导协调,乡镇(街道)组织实施,村(社区)具体落实的四级联动工作格局。建立健全财政拨款、党费支持、社会捐赠、原单位支持经费保障机制,为老党员工作室创立运行创造条件。二是辐射平台,画好“同心圆”。积极探索“1+N”工作模式,以老党员工作室为圆心,在小区、楼栋以及田间地头,灵活设置老党员工作室就地就近发挥作用的“分中心”,有效引导老党员走出家门、融入社区。聚焦打造家门口的“党建活动阵地”“正能量作用平台”,组建“红色关怀•银龄互助”志愿服务队162支,搭建助力基层治理 “连心桥”。三是需求导向,打造品牌化。鼓励老党员工作室自主实施党建创新项目,组织引导老党员工作室就近认领“社区四点半课后陪伴”“红色物业”、家门口理论宣讲等为民服务项目;协调“老年大学涉老法律讲解”、家庭医生、心理咨询等为老服务项目入驻,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能力。按照“一室一品牌”的思路,培育出周秀琴调解工作室、知心奶奶工作室、初心工作室等特色品牌12个,以特色党建品牌激发基层党建“雁阵”活力。周秀琴工作室创新“一定二让三不四落实”调解九字诀化解纠纷1200余起。谏壁街道月湖社区“知心奶奶工作室”创始人、谏壁中心小学退休教师吕二妹创设“育见初心”课堂,带领孩子们阅读红色书籍、宣讲红色故事、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扬中市三茅街道友好村建立集党群活动、民生服务、民情联系、志愿服务与矛盾调解五项职能为一体的老党员“初心工作室”,极大缓解了村“两委”工作压力。

三、注重优化机制,推进老党员工作室精细化服务

一是加强服务保障,增加关爱温度。印发《关于推进老党员工作室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的实施方案》,建立需求、资源、服务“三张清单”动态管理机制,形成“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工作室接单——群众评单”服务闭环,累计处理群众诉求1100余件。建立联络员制度,选派社区党组织委员、小区网格党组织书记或综合能力强的年轻党员协助老党员工作室做好综合协调、服务保障工作。将老党员工作室牵头人及骨干成员纳入春节、重阳节等慰问名单,通过归属感带动提升老党员工作室建设。二是加强教育培训,拓展眼界宽度。打造“理论培训+实践课堂”路径,依托离退休干部微党校、老年大学等主阵地,通过专题培训班、微党课、座谈沙龙等形式,邀请专家教授、银发宣讲团、银发先锋授课,提升老党员理论水平。开展“点位观摩、参观调研、交流互促”老党员工作室建设提质增效活动,看亮点、学经验、找不足,形成学先进、补短板、促提升的互动交流机制。三是加强典型宣传,提升建设精度。按照有品牌名称、有阵地建设、有骨干团队、有服务项目、有工作保障、有运行制度“六有”标准,培育打造运行有序、特色鲜明、成效明显的优秀老党员工作室。积极推荐申报离退休干部先进典型,先后推荐2名老党员获全国荣誉、11个党支部(老党员工作室)获省级荣誉称号,充分激发离退休干部党员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