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5-20 浏览量: 次 来源:常州经开区党工委组织部
近年来,常州市经开区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以奋进之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干部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央、省市老干部局长会议部署要求,立足本土实际,深挖银发潜能,以“党建红、治理蓝、服务金”三色为笔,精心勾勒基层治理新画卷,推动老干部工作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让“银龄力量”在乡村振兴一线绽放绚丽光彩。
一是党建红领航,筑牢银发初心“加油站”
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激活老干部工作“红色引擎”,通过多维学习赋能,让老干部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横山桥镇五一村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场地资源,打造村级老年大学,构建集阅读室、书法室等多功能空间于一体的文化空间,以“五星锋汇”理论宣讲品牌为载体,联动村“乡村治理合伙人”,年均邀请党校老师、先进劳模等开展银发学习教育活动10余场,服务人数超过300人次,为老干部提供“家门口”的银龄课堂。遥观镇勤新村另辟蹊径,绘就红色传承新篇,搭建“银发叙事”双线舞台,以老党员干部光辉事迹为“活教材”,创新“线下亲自讲+线上微党课”的立体传播矩阵,让红色基因在薪火相传中焕发时代光芒。在创新老干部学习教育的形式方面,横林镇红联村交出了不同的答卷,打造“银龄向党”实境课堂,通过在现代农业基地开展读书交流沙龙的方式,做到学中观产业脉动,行时悟思想精髓,推动课堂成为老干部学习新思想的“加油站”。
二是治理蓝赋能,勇当乡村振兴“智囊团”
充分发挥老干部优势,利用其丰富的基层经验和深厚的乡土情怀,为乡村振兴提供“活字典”“操盘手”。横山桥镇芙蓉老干部支部变身“银发智囊团”,聚焦村宅基地改革项目,针对整体规划、基础设施配套等问题,牵头组织召开专题民主讨论会30余次,提出美丽庭院景观布局等建议50余条,让宅改新居成为村民看得见的“幸福空间”。该镇新安村老干部则着眼于网格治理,化身基层调解员,以“网格吹哨、银发报到”为路径,9年来用“走街串巷唠家常”的柔性调解法化解100余件矛盾纠纷,实现“小事不出巷,大事不出村”。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也同样活跃着老干部的身影。获省“六好”支部的横林崔桥老干部支部全体党员紧扣“城乡环境大整治”部署,主动化身为“环境卫士”,自带“北斗定位”,每日步行穿梭村头巷尾,带领村中百姓定点整治乱堆乱放、河道垃圾和乱拉挂等老大难问题100余件,让村庄在“银发力量”中焕新“环境美”。
三是服务金润心,化身民生福祉“守护者”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老干部的身影,全区老干部们用“微服务”汇聚“大温暖”,以实际行动守护好民生福祉。横山桥老干部支部发挥自身特长,合力打造“翰墨飘香”书画品牌,年均编印《芳茂翰墨》杂志12期,联合村、社区共同开设公益书画班培训300余人,既传承传统文化,又丰富百姓精神文化生活。“一老”在文化传承中绽放光彩时,还亲身守护“一小”的成长。区关工委的老干部们锚定民生需求,串联“五村二社区”资源,连续5年联合大学生、“五老”志愿者等共同点亮“星火育苗营”暑托班和校外辅导站,精心设计“基础+特色”课程体系,将课业辅导、篮球跃动、非遗技艺传承、红色教育传承等织成守护网,年均服务学生200余人,在解决职工子女假期“看护难”的同时,还为“一小”筑牢成长之基。
从“青丝”到“银发”,常州经开区老干部们始终是基层治理画卷中最温暖的注脚——他们以多年来扎根基层的“初心红”为底色,以走街串巷的“脚步蓝”为笔触,以排忧解难的“服务金”为点缀,共同勾勒出一幅“党建红领航、治理蓝织网、服务金润心”的三色工笔画。老干部们的“银发智慧”与现代治理深度融合,激荡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