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6-10 浏览量: 次 来源:泰州市姜堰区委老干部局
在第十八个“国际档案日”来临之际,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的重要指示精神,6月6日,中共泰州市姜堰区委老干部局聚焦老干部群体,联合区档案馆在罗塘街道荷叶社区红色博物馆举办“请听档案说——家庭档案建设进社区”主题活动,着力推动家庭档案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家风的新载体。
一是观红色收藏,悟历史传承。与会40余名机关干部、老干部代表及社区居民共同参观荷叶社区红色博物馆,欣赏馆内珍贵的红色藏品,感受地方历史的厚重和红色文化的魅力。活动现场,特别设置了“顾祥家庭档案示范展”,以实物展示了家庭档案的分类、整理和保存方法,为与会人员建设各自的家庭档案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样板。
二是听档案故事,溯初心使命。区史志办丁云专题解读了区档案馆抗战珍档——《江潮报》。这是一份曾在巴黎万国博览会上参展的报刊,记载了300余篇泰县(姜堰区原名)抗日斗争的真实情况,其中1944年对姜南区减租运动的报道,阐释经济改革与民族解放的深层关联,已成为当地党史学习教育的鲜活教材。
三是学建档技艺,促家风建设。骆宏才、顾祥、戴万和三位老同志分享了各自家庭档案整理的初衷、做法和好处。老干部骆宏才现场传授了他整理家庭档案所用的“收集资料-分类整理-登记造册-建立索引-装盒归档”的五步工作法,使参会人员深受启发;顾祥、戴万和等代表以自家档案为例,分享老照片、邮票收藏品归档等特色档案建设经验,分享他们各自在家庭档案整理前遇到的烦恼和困难、整理中采取的办法和享受的快乐以及整理后带来的方便与惬意,通过现身说法,激发起参会人员极大的建档热情。
四是谈档案价值,聚文化共识。荷叶社区红色博物馆负责人张志高深有感触说:“家庭档案建设让个体记忆成为社区的共同文化财富,让‘沉睡’的家庭记忆重焕光彩。”区史志办的张任同志将老干部的档案比作“精神富矿”,丁云结合专业视角,阐释了家庭档案建设的重要意义,表示要学习老同志档案整理的“工匠精神”,全力做好服务。与会人员围绕如何提升家庭档案意识、优化整理方法、创新保存形式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很多参会人员深有感触地说,原来家里的老物件还这么有价值,回家后也要认真整理,好好保存。
五是倡全民行动,筑长效体系。姜堰区委老干部局副局长曹春森发出“家庭档案建设的倡议”,指出家庭档案是家庭历史的见证、优良家风的载体,号召与会代表和全区老干部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积极投身家庭档案建设活动。决定会同区史志办、档案馆等部门单位组建“银发家庭档案”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银发家庭档案”宣传进社区活动,推进家庭档案建设的“三进三促”行动,即进机关促示范带动、进家庭促技能提升、进社区促文化传承,推动形成“建档—用档—传档”的良性循环,让家庭档案成为赓续红色基因、培育文明家风的新载体,并进一步推动家庭档案成果融入社区治理,为该区的“康养名城”建设注入文化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