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6-26 浏览量: 次 来源:常州经开区党工委组织部
在基层治理的广袤画卷中,社会救助是最温暖的底色,而在常州经开区的行动实践中,离退休干部们无疑是那支饱蘸深情的妙笔。他们以“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的赤诚,将岁月沉淀的经验智慧转化为帮扶群众的务实行动,用“洞察力、转化力、引领力”三大实践路径,为民生保障事业注入汩汩“银发动能”,绘就出一幅温暖人心的救助新图景。
以“洞察力”精准摸排需求,银发先锋成为基层“活雷达”
在经开区社会救助行动中,离退休干部凭借敏锐感知,构建起“网格+银发”的精准识别体系。联动机制强根基。联合民政、社区等部门成立“银龄民情观察组”,将老干部编入经开区各板块网格行动工作组,依托其“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制定“敲门走访十必问”工作法,实现困难群众摸排全覆盖。今年以来,全区累计走访73户家庭,建立“一户一档”动态数据库,收录需求信息200余条。场景摸排破难题。创新“唠家常式”走访模式,老干部们在社区凉亭听闲话、在田间地头聊农事,从“赵家小子生病住院”“李家孩子辍学在家”等琐碎线索中捕捉救助需求。退休干部周建新凭借多年基层经验,发现独居老人李奶奶家中电路老化,当即联动社区网格员,24小时内完成临时救助申请,让“被动响应”变为“主动发现”。
以“转化力”优化帮扶服务,银发智囊化身群众“贴心人”
老干部们将半生工作智慧转化为救助服务“金钥匙”,构建起“经验指导+社会联动”的帮扶体系。经验智库强指导。成立“银龄救助顾问团”,退休干部沈美华担任经开区横林镇关工委主任,她针对复杂救助问题提供“老办法+新思路”。面对16岁少年小轩因父母离世封闭自我的难题,退休干部李红梅提出“兴趣破冰+心理陪伴”方案,带领工作组从小说阅读切入,逐步打开孩子心扉。如今小轩不仅重返校园,还成为帮扶活动志愿者,实现“受助”到“助人”的蜕变。资源整合聚合力。老干部们发挥人脉优势,搭建社会力量参与平台。开展“助学辅导团”,退休干部联动爱心企业江苏贝尔家居,在儿童节为困境儿童实现“一张书桌、一个新书包”等微心愿,累计募集物资价值12万元,惠及儿童87名。成立“我家741”未成年人关爱服务中心,退休干部志愿服务队驻点轮值,持续提供权益维护、亲情关爱、课业帮扶等服务。
以“引领力”激活精神传承,银发灯塔点亮爱心“接力棒”
老干部们以自身行动为标杆,构建起“榜样引领+志愿带动+代际传承”的精神传递网络。志愿矩阵扩影响。组建“银龄助困联盟”,形成以各地党群服务中心、老干部活动阵地为中心,聚集银发志愿服务合力,辐射三镇三街道。开展“救助先锋银龄说”活动,通过短视频、宣讲会等形式,讲述老干部帮扶故事,通过身边榜样汲取奋进力量。优化工作方式,经开区“红管家”老党员服务队创新“五步法”工作法:走访摸排建台账、分类施策定方案、联动资源抓落实、定期回访保长效、宣传引导聚合力,去年以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8件。代际传承续新篇。开展“青银结对”行动,老干部与年轻志愿者结成“帮扶对子”,通过“跟着走、带着干、学着做”,将群众工作经验倾囊相授。在老干部带领下,横林镇青年志愿者创新“云陪伴”服务,为留守儿童开设线上兴趣课堂,累计服务时长超100小时。
在经开区社会救助的生动实践中,离退休老干部以“洞察力”摸清民生底数,以“转化力”织密保障网络,以“引领力”点燃精神火炬。这支“银色先锋”队伍,正用岁月沉淀的智慧与热忱,将“服务为民”镌刻在群众心坎上。未来,经开区将持续深化“三力”模式,让更多银发力量融入基层治理,书写社会救助事业的温暖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