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挥作用

你的位置: 首页-发挥作用

【银发生辉·银龄行动】镇江丹阳:“一库一团一站”聚银发之“力”助发展之“势”

发布时间:2025-07-21    浏览量: 次    来源:丹阳市委老干部局

2025年以来,丹阳市委老干部局持续推进“银龄行动”,以“五巡访五助力”志愿服务为引领,深挖银发资源“富矿”,构建“一库一团一站”工作体系,将老同志作用发挥全面融入发展大局,为建设现代化“智造名城 运河明珠”注入强劲“银龄动能”。

多维建库,构筑银发智慧“蓄水池”

出台《丹阳市银发人才库管理办法》,广泛吸纳银发人才并建立完善工作机制。“银龄智库”深度激活。以“组织摸排+个人自荐+支部推荐+活动遴选”四级筛选为依托,围绕助力高质量发展搭建覆盖12个镇(区、街道)、55个部门的银发人才数据库,将86名拥有高级职称的专家、行业特色银发人才纳入核心智库,为丹阳发展蓄势聚能。“三维分类”精准对接。将银发人才按照专业领域分为法律、医疗、教育等8大类专家库,按照服务区域建立社区、乡村、企业专属服务队,按照群众需求开通“银发服务直通车”,形成基层点单、部门派单、人才接单的服务模式,以“三维分类”构建精准对接体系,实现需求与人才高效匹配。“动态更新”常蓄常新。通过与干部荣誉退休制度、社区报到制度等无缝衔接,实现人才信息的“动态更新”。截至6月底,数据库已储备银发人才203人,其中中高级技术职称专家156人。积极构建“1+8+N”银发人才体系,已建成19个银发人才工作站。

组团出圈,锻造助力发展“先锋团”

聚焦市委10个方面重点工作,深耕品牌培育,构建起宣讲凝心、助力社区、赋能发展等多元服务矩阵,形成老干部力量“集群效应”。“银发宣讲团”讲好人民城市故事。充分发挥丹阳“吴文化发源地、齐梁帝王乡”的深厚历史文化优势,以正能量“银发宣讲团”为载体,集结宣传、教育、文化等条线的12位银发宣讲达人,进支部、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开展“银发先锋上讲坛”宣讲活动130余场,推动时代的声音直达基层、直抵人心。“银发微网格团”投身人民城市新实践。印发银发力量融入“红格共治”工程《实施意见》,引导老同志在社区发挥作用,首批154名银发微网格员进入33个社区报到,担任小区支部书记、业委会成员、楼组长等,协助做好“家门口”志愿服务和基层党建等工作。“银发赋能智囊团”催生城市发展新动能。由消防、农业农村、老科协、总工会等部门老专家组成“赋能智囊团”,先后赴陵口、界牌开展安全生产专题培训和隐患排查,护航企业安全发展;承接延陵、珥陵多个镇村的农业技术帮扶订单,攻克水稻新品种培育等5项技术难题;深入走访本地眼镜、汽车零部件、五金工具等特色产业,撰写各类调研报告8篇,为丹阳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驻站联群,架牢基层治理“连心桥”

在街道社区成立18个银发先锋志愿服务站、36个老党员工作室,结对实施“揭榜挂帅”机制承接治理项目,切实为群众纾困解难,让基层治理既有力度更显温度。当好基层治理“稳压器”。发挥政法系统老干部经验足、声望高的优势,在华南新村社区、陵口镇、法院等设立矛盾调解服务站,定期深入社区、村居,与热心居(村)民代表召开“微治理”座谈,提供法律援助、业务咨询及民事纠纷化解服务累计50余次。当好基层文化“播种机”。组织老专家、老骨干成立“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服务站”,通过讲座论坛、打造文化产品等形式激活文化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联动文体广旅局、吕城镇文化育人服务站,组建黄连山文旅志愿讲解队,经常性举办读书会、先进人物事迹宣讲会、文艺演出等,推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当好基层群众“贴心人”。聚焦困境留守儿童、失独家庭、孤寡老人,在司法局成立“银发护苗”志愿服务站,帮教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组织教育局、吕叔湘中学老教师助力“情暖童心”寒暑假爱心托管班,“知心奶奶”志愿服务站实施“私人定制”方案,提供心理抚慰、节日慰问、生活帮扶等暖心服务,架起银发力量“爱心桥梁”。

丹阳将持续创新“一库一团一站”体系,深挖人才资源、深入基层一线、深化共建共治,进一步提升银发人才供给端与发展大局需求端的链接精准度,全力引导老同志在多领域绽放更耀眼的光芒,绘就一幅人人尽展其才的“银耀曲阿”美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