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挥作用

你的位置: 首页-发挥作用

【助力乡村振兴】南京:市“紫金银辉”专家多维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5-08-14    浏览量: 次    来源:南京市委老干部局

从青山果园到制茶车间、从草莓大棚到虾蟹稻田,在南京市农业生产一线,长期活跃着“紫金银辉”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的身影,这批由银龄专家组成的志愿团队正逐渐成为助力乡村振兴、推动产业融合、帮助农民增收的靓丽风景线。

情怀难舍,身入茶厂解疑难

暑气蒸腾的八月,在江宁区横溪街道的制茶车间里,茶香裹挟着热浪扑面而来。人群中走在最前列的老专家,时而驻足观察传送带上的茶青,时而侧身与同行的种茶农户、制茶企业代表交谈:“现代化设备制茶品质稳定,供应充足,可是手工制茶是横溪制茶的灵魂,老手艺也不能丢啊。”针对农户和企业提出的经营主体分散、机械化程度低、手工茶品牌效应不足、销售渠道单一等问题,他在笔记本上划出规模、技术、品种3个重点,并解释道,要挖掘品牌价值,茶企间抱团联合,通过整合资源,形成规模效应,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在管理养护方面,指导茶园除草、清洁沟渠、病虫害防治、科学修剪等关键环节,提高茶园管理水平,保障茶叶出品。另外,针对去年干旱影响及当地普遍只采春茶的情况,建议有销售渠道的茶企采摘夏茶制作红茶,拓宽产品线,增加综合收益。他是南京市农业农村局蔬菜园艺处原研究员、老专家舒稳山,曾参与雨花茶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项目,有着行业行政管理和农业技术双重经验,去年6月退休后,依然放不下“老本行”,为茶厂增产、茶农增收而忙碌。

初心不忘,厚植沃土结硕果

六合区龙袍街道赵坝村,蜿蜒的滁河穿过一望无际的稻田在不远处汇入长江。为推动当地稻米种植户的生产经营和村集体产业的发展,“紫金银辉”老专家们应邀前来现场指导。针对农户遇到品种与周期、品质与产量以及缺乏稻谷储存设施的问题,专家们指着地图向众人说到:“赵坝村地理位置优越,靠近长江,地下水位高,外加沙质土,植株根系较深,目前水稻1200斤、小麦800斤的亩产还未达产量上限。”鼓励种植大户紧跟科技进步成果,优化田间操作,一定能够进一步提高产量和收益。听到还有人心存疑虑,专家们提出,可以每年预留几亩地尝试“南粳9058”“扬麦34”等新品种,并向种植大户介绍已经取得成功试种经验的地区,邀请农户去参观学习;同时还应优化产品销售周期,“南粳”系列是软米,不能满足低温储存条件时最好在5月底前卖出;对于田间移栽偏迟,缺苗断垄,建议控制秧龄,适期早栽。

使命再担,强基固本守平安

“紫金银辉”老专家还服务在防汛抢险工作中,协助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江北新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正组织相关人员,开展渗水、管涌、漏洞和漫溢等险情应对的实战演练,“管涌处置要快,迅速将沙袋围井构筑到位!”炎热的夏季没有阻碍数十名参演队员的热情,原来就在几个小时前,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原副主任彭海鹰,在汛期走进江北新区生态环境和水务局,为该局、下属水利办、供排水办及环水中心相关负责同志,以及新材料科技园、各街道防汛工作骨干共计50余人,举办题为《堤防险情处理技术》的培训。彭海鹰从堤防常见险情类型及成因,险情识别、监测和应急处置技术,如何提升防汛抢险的实战能力与团队协作水平等方面细致讲解,并强调:“抢险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这是我结合工作经验总结的,向大家作简要介绍……”

鼓励老专家服务乡村振兴,是南京市委老干部局“紫金银辉助发展”七项行动的重要支点。近年来,广大老专家在农村产业规划、农业技术推广、良种繁育栽培等领域,继续发挥专业特长,为六合、溧水、高淳等涉农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献智出力,发展出溧水区“五梅(莓)”特色林果基地、“零碳田园”等成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