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26 浏览量: 次 来源:盐城市盐都区委老干部局
七月的盐都大地,800余名 “五老” 志愿者化身 “银发园丁”,在全区 17 个公益暑托班点,用智慧与真情编织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 “守护网”。从红色基因传承到法治安全教育、传统文化浸润,这群平均年龄超过65 岁的退休老干部、老教师、老战士,正以 “离岗不离党” 的赤诚,书写着 “夕阳红” 与 “朝阳红” 交相辉映的动人诗篇。
一、红色基因传承:青春向党铭初心
“这枚军功章,是爷爷当年在淮海战役中用鲜血换来的!” 潘黄街道宝才社区组织的新四军纪念馆参观活动中,82 岁的老战士王建国轻抚军功章,为孩子们讲述渡江战役的烽火岁月。在他身后,120 名青少年佩戴着自制的小红军帽,在 “铁军精神” 展板前庄严宣誓……,这是盐都区“红色暑期”教育的一个精彩瞬间。自“红色暑期”开展以来,郭猛镇在国防教育基地打造 “长征路” 实景课堂,让孩子们在攀爬 “雪山”、穿越“草地”的体验中,深刻理解“革命理想高于天” 的内涵。尚庄镇组织的 “本土红色故事汇”,通过北堡战斗、丁沙沟战斗等发生在盐都大地的真实战役,让青少年在 “沉浸式” 学习中厚植家国情怀。在全区 “老少同声爱国情 同心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活动中,“五老” 宣讲团深入 25 所中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竞赛、红色诗词朗诵会等活动 37 场次,参与师生超 5000 人次。83 岁的退休教师封加章,连续 15 年义务担任学校 “红色辅导员”,今年暑期又为 3 所学校的孩子们带来《一封迟到的家书》等原创红色微党课,让革命先辈的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二、安全护航成长:春风化雨润无声
“同学们,遇到陌生人搭讪该怎么办?” 楼王镇朝阳村的法治课堂上,退休干部邵洪波通过情景剧演示,向孩子们传授防拐骗知识。作为盐都区 “夕阳红” 法治宣传队的骨干,他和队友们在暑期开展《家庭教育促进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专题讲座 18 场次,发放普法手册 3000 余份。为解决双职工家庭后顾之忧,全区 “五老” 志愿者走村入户督查指导,在250 个村(居)同步开展 “创三无争三好” 活动,实现 5 万余名中小学生暑期安全 “零事故”。大冈镇联合戒毒康复工作站打造的 “五毒屏障” 禁毒教育基地,通过仿真毒品模型展示、吸毒人员现身说法等形式,让孩子们直观认识毒品危害,活动覆盖全镇 8 所中小学 2000 余名学生。针对暑期高发的溺水风险,秦南镇创新推出 “家校警” 联防机制:老干部志愿者联合民警每日巡查重点水域,通过 “村村响” 广播定时播放防溺水警示;在爱心暑托班开设 “水上安全实训课”,邀请专业救生员现场演示心肺复苏术,惠及全镇 300 余名留守儿童。
三、文化浸润童心:墨韵书香沁心脾
“起笔要藏锋,收笔需回锋……” 张庄街道公益暑托班的国画课堂上,退休教师李永红握着孩子们的小手,一笔一画勾勒出葡萄藤蔓的虬劲。这个暑期,她带领的 “墨韵葡香” 国画班吸引了 56 名青少年,孩子们不仅掌握了传统绘画技巧,更在 “水墨丹青” 中领悟到 “梅花香自苦寒来” 的人生哲理。华泽书社举办“童趣国学”活动,穿汉服读国学经典,亲身体验传统礼仪,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此同时,台创园 “恒尧书法工作室” 的 300 余名小学员,在老书法家指导下完成了《弟子规》《论语》等经典篇章的临摹。龙冈镇组织“蟹苗基地探秘”实践活动,孩子们近距离观察蟹苗生长环境,了解生长周期及科学育苗技术,激发孩子们探索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楼王镇“五老”志愿者王柏林的剪纸“非遗工坊” 成为孩子们的 “打卡地”。盐渎街道的孩子们在陶艺老师指导下创作的 “盐渎印象” 作品,更被选为暑期成果展的 “镇展之宝”。
八月的骄阳为盐都大地披上了金色纱衣,在各暑托班的结业典礼上,孩子们用一幅幅画作、一首首诗歌向“五老”志愿者道别。这些银发守护者们,用汗水浇灌出未成年人成长的沃土,用行动诠释着“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崇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