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服务管理

你的位置: 首页-服务管理-服务管理

无锡市滨湖区:“三色”融合打造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1-12-09    浏览量: 次    来源:无锡市滨湖区委老干部局

无锡市滨湖区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找准全区老干部工作提质增效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创新实施“红色聚心、绿色润心、银色暖心”三色融合工程,打造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新模式。

红色聚心   凝聚政治引领的正能量

强化“红色教育”,提升凝聚力。建立多渠道学习机制,以老干部活动中心“红色驿站”为依托,创新“以点带面、上下联动”教育模式,创建政治理论学习+红色影院+主题教育的“红色菜单”活动项目。开设“银发初心课堂”,以专题讲座、党课、学习分享会等形式,强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史”主题教育等理论学习;推出红色荧幕菜单,利用活动中心礼堂定期播放红色影片,各支部以菜单选播或自主定制的方式组织观看,激发老同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热情;推行“1+X”主题党日活动菜单,在“红色驿站”主阵地设立宣誓仪式、集体诵读党章、红歌联唱等内容,在全区设立滨湖党建馆、吴成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胡埭廉政文化公园等多个主题党日活动点,为现场学习、实践教育、廉政体验提供支持。

建强“红色堡垒”,提升组织力。打破传统服务模式、拓展延伸工作手臂、借势借力抱团服务,构建全区离退休干部“党建+服务”共同体。联建强基。有机联结单位、行业和各领域党组织,建立“业缘、趣缘、地缘”的“三缘”党建模式,全区成立30个建制性离退休干部党支部、7个非建制性功能党支部,并在7个板块分别建立1-2个社区离退休干部功能党小组,实现离退休干部党组织有形有效覆盖。联建联盟。汇聚服务资源,与区民政局、卫健委、关工委等职能部门联合,建立为老服务联盟。联合推进离休干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规范保障全区离退休干部经费支出,促进养老护老更有力度、深度和温度。

传承“红色基因”,提升创新力。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契机,组织开展“忆峥嵘岁月、颂百年光辉”主题系列活动。举办“百名银龄党员诵党史、歌奋进、诉情怀”庆祝活动,多角度、多维度地回顾党的光辉历程;访谈35名离休干部,讲述红色故事,编撰《在党旗下》一书,致敬离休干部的岁月芳华;举办“永远跟党走”主题征文、书画展示及“七一”主题文艺汇演,以诗文、书画、歌舞等方式,抒发老同志爱党爱国之情;开展“我看建党百年新成就”专题座谈及“回望百年路、助力新征程”主题党日活动,赴各类党史学习教育见学参观20余场次逾300人次,“现场教学+体验式参观”为离退休党员追寻“红色历程”、传承“红色基因”提供支持。

绿色润心   展示常青乐活的正能量

建强“绿色”阵地,丰富文化活动内涵。以活动中心13个功能室为阵地载体,推出以“日常开放+特色活动”相结合的特色文体活动菜单。不定期举办书画创作展示、摄影展示、球类友谊赛、棋牌比赛、电脑游戏比赛、读书分享会等特色活动,丰富文化娱乐活动种类,日活动量达100余人次。常年开设特色课程,以老同志的兴趣为导向,借助区文体旅游局的专业授课资源,开设离退休干部声乐、合唱、书法(零基础)、舞蹈、萨克斯、民乐等特色课程,吸引了离退休干部的广泛参与并获好评。

用好“绿色”组织,完善特色团队建设。设立特色团队固定活动日制度,以自我管理的方式,引导团队清晰定位、规范管理,形成特色团队活动菜单。通过团队固定活动日的开放,吸纳更多团员,加强梯队建设,有效扩充团队的类别和数量,以团队队伍的成熟发展,带动整体专业素养和艺术水准的提升,现有特色团队成员500余人。持续完善特色团队建设,注重骨干培养,重视团队队员发展和吸收工作,不断增强团队发展活力。

积极培育团队精神,打造特色活动品牌。做好“绿色”活动,打造常青乐活品牌。结合政治性、科学性、趣味性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健康的主题文化活动,实现“老有所乐”。老同志以书画笔会、文学交流、合唱舞蹈、乐器切磋等方式,沉浸式感受活动中心“常青乐活”的文化内涵。持续多年开展春秋季全区离退休干部棋牌比赛,每季参与达500余人次,搭建了全区老同志的年度交流互动盛宴,并积极盘活阵地资源,棋类组、台球组、书画组等特色团队与市活动中心及兄弟单位不定期进行切磋,活跃氛围,加强交流。

银色暖心   释放作用发挥的正能量

健全“银耀滨湖”组织体系。构建以离退休干部党工委为主导、党支部为核心、社团组织为补充的老干部志愿服务组织体系,设立志愿服务团队菜单,达到资源共享、紧密联系、互补交流。在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中建立由支部书记任组长的老干部志愿服务小组,把志愿服务工作纳入党支部日常管理。积极引导社区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发挥作用,提倡亮身份、树形象,奉献在社区,积极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注重老干部人才资源、力量整合开发,完善充实区关工委、助学帮困协会、老干部艺术团、老科协等志愿服务团队,多条线发挥老同志独特优势和专业技术特长,开展特色活动,创响特色品牌。

完善“银耀滨湖”活动体系。按需求、实际、专长设立志愿项目,开展志愿活动,完善活动体系。区关工委志愿服务团队,连续17年开展“雨露行动”,累计为2000余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学费补贴,资助金额达500万元;离退休支部书记王冠英、刘荣奎等作为全区“百堂党课”宣讲骨干,走进机关、社区、学校上党课,弘扬红色文化;老科协志愿服务团队开展“三百工程”,积极助力企业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累计助企申报专利160余项,实现销售逾7亿元;区老干部艺术团坚持走向社会、走进社区,传播红色文化,参加各级社会公益慰问演出达200余场次。

擦亮“银耀滨湖”品牌体系。助力文化养老。雪浪街道400多人组成的“文化银领”志愿服务队,创立多个文体特色团队,带动身边老同志参加文体活动,活跃在公园、社区、广场等公共场所,营造文化养老氛围。助力基层治理。水秀社区依托“友邻包”邻里守望项目,创新老同志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模式,以“低龄”帮“高龄”,实现邻里互助;美湖社区的“时间银行”积分管理,通过志愿服务存“时间”、兑“服务”,探索“老有所养”长效模式。服务经济发展。四套班子老领导立足滨湖发展实际,围绕科技、产业、人才、教育等方面就区第五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富有建设性和针对性的意见建议,为滨湖高质量发展当好“高参”。助力培育时代新人。荣巷街道连续10年开展“离退休党员干部牵手大学生村官”银青结对活动,以“每周1次电话、每月1次互访、每季1次活动”为纽带,有组织、有计划地帮带年轻村官,坚定他们立足岗位、扎根基层、服务百姓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