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服务管理

你的位置: 首页-服务管理-服务管理

苏州启动“致敬·守护”离休干部精准服务提质行动

发布时间:2022-05-17    浏览量: 次    来源:苏州市委老干部局

日前,苏州市委组织部、市委老干部局,市民政局、司法局、卫生健康委、医疗保障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致敬·守护”苏州市离休干部精准服务提质行动实施意见》,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致敬·守护”离休干部精准服务提质行动。

意见要求,离休干部精准服务提质行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中央关于老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为遵循,坚持问题导向、一人一策,着力在精细化、优质化、多样化、个性化、亲情化上下功夫,努力构建老干部工作部门、管理单位、居住地街道(镇)和社区(村)、养老护理医疗机构和家庭合力精准服务离休干部的工作格局,持续提升服务管理水平,更好地满足老同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切实提升离休干部的政治荣誉感、组织归属感和生活幸福感,让红色基因在传承中焕发时代光芒。

意见提出,要精准建立“一人一策”服务档案。离休干部管理单位依据“致敬·赓续”大走访大调研大落实活动调研情况,建立离休干部“一人一策”服务档案,精准掌握每名离休干部的家庭状况、居住状况、健康状况、思想状况、存在困难和主要需求等信息,依托江苏省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系统实施动态管理,做到情况熟、需求清、动向明。要精准实施分类管理。根据离休干部生活状况、健康状况、居住状况等,合理设置为空巢独居、照护同住、常住机构和外地居住四种类别,分类分层按需服务。空巢独居类为本市居家、空巢或独居的离休干部;照护同住类为本市居家、与亲属或保姆同住的离休干部;常住机构类为长期入住本市养老护理医疗机构的离休干部;外地居住类为长期居住外地的离休干部。要精准组建关爱小组。各县级市、区(委)老干部局牵头协调,为每一名离休干部组建“特别关爱”小组,常态化关注离休干部日常状况,收集需求并及时帮助解决困难。建立“特别关爱”小组微信群,加强信息互通。发挥“支部+志愿服务”资源优势,鼓励引导身体状况允许、热心公益事业、年纪较轻的退休党员干部,开展服务身边离休干部的志愿行动,打通离休干部就近服务最后一公里。要精准制定服务清单。各县级市、区(委)老干部局牵头组织民政、司法、卫健、医保等职能部门,针对离休干部看病就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方面,制定共性化服务项目清单并不断拓宽服务项目。管理单位牵头“特别关爱”小组,根据每一名离休干部实际需求制定个性化服务清单。各地各部门加强联动,推进各项优质服务资源向离休干部身边、家边和周边聚集,不断满足老同志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要精准激发红色动能。着力加强政治引领,充分考虑离休干部居住分散、体弱多病、行动不便等原因,采取送学上门、微信短信推送、寄送资料等方式,传达党内文件和党的会议精神。对有独特优势和专业特长,身体状况较好的离休干部,鼓励他们就近就地发挥作用。同时,注重抢救和挖掘离休干部红色资源,开展口述历史、影像资料采集等工作,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政治情怀,组织引导他们永葆政治本色、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新时代的故事,传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要精准落实保障制度。一是落实结对服务制度,建立在职干部与离休干部结对制度和挂钩联系制度。二是落实联系卡制度,居住地街道(镇)和社区(村)党组织要将居家离休干部纳入海棠先锋服务范围,对空巢独居离休干部做到“天天问候、周周上门、月月关怀”,对照护同住离休干部做到“周有电话、月有走访”,让他们遇事有人管、遇疑有人答、遇难有人帮。三是落实联席会议制度,各县级市、区(委)老干部局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制定工作措施,梳理离休干部急难愁盼问题。各职能部门要结合部门优势,积极梳理服务内容,落实保障责任。各部门各单位要加强沟通协调与联动,形成各尽其责、各司其职的工作格局。四是落实应急响应制度,认真做好离休干部应急需求发现、快速协同处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