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3 浏览量: 次 来源:南通市通州区委老干部局
近年来,南通市通州区深化服务保障改革创新,以精准化服务理念聚焦各类“急难愁盼”,用心用情解决老干部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持续提升离退休干部幸福指数。
入户帮办,提升服务温度
立足打通服务保障离休干部“最后一米”,变集中式的“家家访”模式为常态化的“月月联”机制,按照常到社区走一走、常到家中看一看、常打电话问一问的“三个一”做法,让高龄、独居、失能的离休干部足不出户享受上门一对一的帮扶服务。发挥各级“夕阳红”党组织作用,明确重点,围绕重病、重残、失独等特殊困难的退休干部群体,由党支部协调辖区内的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主动上门开展政策宣传、诉求采集、申报代办等,确保全覆盖、无遗漏。
数据赋能,转变服务效能
发挥全省离退休干部信息平台作用,常态化做好信息整理更新,及时准确掌握家庭情况、居住情况、健康状况等,为精准服务提供有力支撑。依托“E支部”党建小程序、“金夕暖云”微信群作用等平台,主动与“候鸟型”退休干部加强沟通联络,通报相关重大改革、重点工作以及有关退休干部政策,帮助实现“云上服务不掉线”。用好老干部工作共同体平台,建立医疗信息共享机制,对医疗刚性支出信息定期分析,确保提前介入,实现闭环管理,推动形成“一人一条救助链”。
资源融合,创新服务载体
紧盯离退休干部多样化的需求,持续擦亮“银雁学堂”品牌底色,以点带面建设老年学校教学点和银龄学堂,推动老年教育向基层延伸。普遍开展老干部学用阵地建设工作。通过规划引领、载体建设、多元保障“三步并进”,推动14个镇(街)学用阵地“合理规划、梯次建设”,为老同志就近就便开展学习活动、锤炼党性修养提供组织保障。充分利用社团(协会)党建联盟资源,依托江海艺术团、书法研究会等,精心组织活动,努力为他们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