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25 浏览量: 次 来源:宿迁市宿城区委组织部
近年来,宿迁市宿城区委老干部局紧扣新时代老干部工作要求,以“精准服务”为抓手,聚焦老干部个性化需求,通过机制创新、科技赋能、丰富内涵,推动服务保障精准化、智慧化、多元化,用心用情打造老干部满意的幸福家园。
一、聚焦需求侧精准发力,构建全链条服务保障机制
精准服务的起点在于精准把握需求,宿城区坚持“需求导向、精准施策”理念,精准感知老干部的“急难愁盼”,将老干部服务从“大水漫灌”升级为“精准滴灌”。完善制度机制。坚持从政治上尊重、关心、爱护老干部,规范落实老干部政治待遇、生活待遇,建立健全参观考察、走访慰问、情况通报等制度机制,让老同志充分感受到被重视、受尊重。不断完善“五保障”工作机制、“五个一”活动机制等,进一步规范老干部享受待遇和服务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建立“三张清单”动态数据库。开展“入户大走访”活动,逐户采集老干部家庭结构、健康状况、兴趣爱好等10类基础信息,建立涵盖265名离退休干部的电子信息档案库;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交流、电话寻访等方式,围绕医疗护理、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五大类需求,梳理形成个性化需求清单65份;联合卫健、民政、文旅、数据等部门,整合医疗保健、法律援助、文体活动、居家养老等12类服务资源,建立资源供给清单,实现供需两端精准对接。完善“3+3+3”服务体系。实行老干部生病住院、家庭变故、生日节日“三必访”,上级精神传达、关怀温暖送达、意见建议征求“三到家”,老干部工作经费、服务费、体检费列入财政预算“三列入”,切实让老干部感受到组织温暖。
二、强化数字化赋能增效,搭建智慧化养老服务平台
构建老干部服务“共同体”,需要建立多跨协同机制,宿城区围绕老干部“医、食、住、行、学、乐”六大核心需求,打通部门壁垒、链接社会资源,构建精准服务矩阵,打造养有保障、医有良方、学有平台、乐有载体的银龄生活新范式。数字赋能“新体验”。开设“银龄课堂”,依托老年科技大学,新增智能手机操作、反诈防骗等实用课程,编印发放智能手机使用手册150余份;搭建“数字桥梁”,建立离休干部数字身份证,为其亲属配置“电子关爱卡”,及时掌握定位信息、居家信息,以“智慧助老”新模式促进服务升级。医疗健康服务“零距离”。构建“互助网络”,创新“网约车+网格员”双通道服务,为18名离休干部配备就医送药专员,实现紧急需求15分钟响应。与辖区医院签订合作协议,为离休干部配备专属家庭医生,提供健康体检、慢病管理、绿色通道等12项服务,年均开展上门巡诊300余人次。生活照料“全覆盖”。依托7个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干部提供助餐、助浴、康复护理等互助养老服务;联合民政部门,为43名高龄、行动不便的老干部开展防滑地垫铺设、卫生间扶手安装等系列适老化改造。文化养老“多维化”。深化太极、室内高尔夫、农耕实践、中医养生等培训,在传统课程的基础上,开设视频剪辑、APP安装等趣学特色专业,全方位满足老同志学习需求。
三、深化价值化引领驱动,搭建多元化作用发挥舞台
老干部们普遍政治觉悟高、奉献意识强,既有精神文化需求、又有社会参与的热情,只有将精准服务与价值实现深度融合,才能真正激发老干部队伍的生机活力,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工作注入持久动能。宿城区积极融入新时代“银龄行动”,打造“银耀宿城”志愿服务品牌,形成“1+5+N”矩阵体系(即1个区级总品牌“银耀宿城”,下设“银发先锋”“银声领航”“银智助企”“银龄智囊”“银发护苗”等5大特色品牌,延伸孵化N个基层实践项目)。在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方面,组建“银发先锋驿站”“老党员工作室”,引导在平安创建、社区治理、新风引领等方面“亮身份”“作表率”;在政策理论宣讲方面,组织30名老同志组成“银声领航”宣讲队,深入机关、学校、企业、社区,分层分类开展宣讲活动;在产业升级领域实施“银智助企”工程,组织科技领域银发人才,成立“智造顾问团”,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研发、市场开拓等指导;在乡村振兴领域开展“银发智囊”助农行动,选派14名熟悉“三农”工作的老农技工作者担任青年农民创业导师,推动耿车镇电商物流、王官集镇花园酥梨等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在关心下一代方面推行“银发护苗”行动,组织退休老法官、老检察官进社区、进学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帮助青少年树立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提高运用法律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扎实做好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