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各地动态

你的位置: 首页-各地动态

宿迁市积极探索“1+4+N”老干部助力发展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3-09-14    浏览量: 次    来源:宿迁市委老干部局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推动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的要求落地落实,扎实推进“银发生辉·银龄行动”,宿迁市积极探索“1+4+N”老干部助力发展新模式,即坚持党建引领,着力构建“建言、宣讲、助力、关爱”四大平台,培育N支志愿服务团队,推动资源整合、力量聚合,更好地组织引导广大老干部积极投身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实践。

聚焦党的建设,强化政治引领,锻造助力发展“主心骨”。突出党建引领、组织赋能,积极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与老干部作用发挥深度融合、互促共进。提升组织力,深化“标准+示范”建设。及时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为做好新时代老干部工作提供坚实政策支撑。主动融入全市基层党建大格局,先后出台《宿迁市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积分管理、评星定级实施办法》《“六好”示范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创建标准》等文件,持续开展党支部积分管理、评星定级,先后评定4批次四星、五星级支部321个,以典型引领带动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全面提升。提升凝聚力,抓牢党员教育管理。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持续强化政治思想引领,教育引导广大老同志永葆政治本色。今年以来,组织收听收看全国、全省离退休干部网上专题报告会5场,2万余人次参与,收集心得体会100余篇。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读书班、全市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示范培训班,全面提升履职能力。系统部署“学思践悟二十大,银发先锋在行动”主题党日活动,评选展示“最佳主题党日”70例,有效提升党建活力。提升战斗力,赋能基层社会治理。推进“党建+”作用发挥模式,创新构建以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为“点”、以银发专家团队为“线”、以“银龄行动”为“面”的立体化“银发生辉”志愿服务体系,鼓励引导老同志下基层、树形象、做表率。深入实施基层党建“书记项目”,开展“银发先锋进小区”行动,指导全市131个机关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与小区党支部结对共建,开展志愿服务800余场次,受益群众近3万人次。

聚焦平台搭建,拓展四大领域,把牢助力发展“主阵地”。紧扣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积极构建老干部助力发展“四大平台”。搭建“建言平台”,引导老同志为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凝聚“银发智慧”。积极引导老同志当好“指导员”“监督员”“宣传员”,多献良策、多出高招、多建诤言,助推党委政府各项工作高质高效开展。聚焦“看谈写编”,开展“建言二十大”“我看”“金秋看宿迁”等系列主题活动,组织“话传统、谈复兴、聚力量”专题调研,引导老同志永远听党话、跟党走,为推动宿迁“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建设建言献策。搭建“宣讲平台”,引导老同志为学贯党的创新理论发出“银发声音”。鼓励离退休干部以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常态化、多角度宣传党的思想理论,传播好声音、凝聚正能量。充分发挥老年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的主阵地作用,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列为重点教学内容,努力打造精品课程和宣教案例。依托老干部宣讲团开展“百场宣讲庆百年”“千场党史报告进校园”“三进三讲”等宣讲活动,受众逾5万人次,让党的理论创新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搭建“助力平台”,引导老同志为助推重点工作落实贡献“银发力量”。组织引导广大老同志围绕关心下一代、文化传承、文明创建、基层矛盾调处、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献计献策、担当作为。400余名老同志承担基层信访接待、邻里纠纷调处、家庭矛盾化解等工作,涌现出“姚京川家事工作室”“365银发工作站”等一批特色品牌;500余名离退休干部党员参与全市“乡贤护碧水”活动,助力打造水清、岸洁、景美的生态乡村;推行“薪火”结对、“银青导师”等模式,开展各类专题讲座、培训班220余场次,建立“青年农民创业关爱工作站”77个,参与指导项目126个,受益青年农民近万人次。搭建“关爱平台”,引导老同志为护佑青少年成长成才奉献“银发爱心”。着力加强“五老”志愿者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助学、助困、心理疏导、传统教育等“老少共建”活动,推动形成“老少互动、双向关爱”机制。聚焦暑期安全,组织“银发先锋”开展应急自救、预防诈骗等知识讲座。依托“名师家教讲习所”“心理教育实践基地”等平台,开展家庭教育公益讲座活动,切实履行护航成长“辅导员”职责。近年来,先后有6000余名离退休干部党员参与校外辅导、网吧监督、结对留守儿童、帮教失足青少年等工作。

聚焦团队培育,建强多支队伍,释放助力发展“主动能”。立足于提升助力发展效能,着力强化志愿服务团队建设,为老同志助力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围绕“引得来”做文章,聚力整合老同志志愿服务优质资源。以结对共建为“支撑点”,采取“荣退+报到”做法,鼓励引导全市离退休干部党员根据自身实际到小区报到、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过好“双重组织生活”。深入开发老干部专业技术人才资源“富矿”,扎实推进银发人才库、银发人才工作站建设。目前,全市1122名老干部在小区任职,建立法律、医疗、老年教育、科普等各类志愿服务团队168支,成立老党员(老干部)工作室68个。围绕“用得好”求实效,聚力提升老同志志愿服务效能质量。以融入融合为“落脚点”,聚焦中心工作,实施“银发先锋进小区”等行动,不断拓展志愿服务领域,有力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长效化发展。举办银发先锋微论坛活动,组织老干部代表研讨党建、作用发挥工作具体路径。按照“一支部一特色”“一个支部就是一支志愿服务团队”的思路,量身定做志愿服务项目243个,着力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点”“堵点”“痛点”,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围绕“叫得响”下功夫,聚力打造老同志志愿服务特色品牌。牢牢把握全省探索创建社区老党员工作室(志愿队)、助力基层社会治理项目试点的契机,不断巩固银发生辉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成果,持续擦亮“紫薇花开·银耀西楚”离退休干部发挥作用品牌鲜明底色。定期开展老干部志愿服务“最美系列”评选,开设“银发先锋风采展示”专栏,宣传“银发先锋”典型案例,依靠“头雁”带动“群雁”,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突出“一县(区)一特色”,形成“花乡520”“三联三助”“银发宿城八约”等工作特色“矩阵”,释放出宿迁老干部凝心聚力、助力发展的热情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