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各地动态

你的位置: 首页-各地动态

【专题调研】镇江:以“三真三促三化”扎实开展“学回信精神·助改革发展”专题调研

发布时间:2025-08-18    浏览量: 次    来源:镇江市委老干部局

今年以来,镇江市认真落实中组部老干部、省委老干部局工作要求,在全市离退休干部中扎实开展“学回信精神·助改革发展”专题调研,以“三真三促三化”推动专题调研走深走实、见行见效,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镇江新实践注入银发动能。

一、真学促内化,牢记嘱托聚共识

全员覆盖普学。结合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把习近平总书记给“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和上海市杨浦区“老杨树宣讲汇”全体同志的回信作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第一议题”的必学内容,列入离退休干部党员培训内容,依托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干部党校、老年大学等阵地,利用主题党日、“三会一课”、银发讲习堂等载体,结合高温慰问开展送学上门,推动学习传达全员覆盖、回信精神入脑入心。座谈交流研学。市委老干部局组织召开“学回信精神·助改革发展”专题调研座谈会,11名不同层级、不同行业、不同地域的老同志代表结合自身实际,畅谈学习心得,回顾改革历程,展望光明前景,激发奋斗心声。大家一致表示,总书记的回信字里行间饱含着深情关怀和殷切期望,如春风化雨、滋润心田,令人心潮澎湃、备受鼓舞。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47年不平凡的历程,为中国大地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全面深化改革,老同志不是袖手旁观者而是重要助力者,将以回信精神为指路明灯,矢志不渝葆本色,发挥优势献余热,与时俱进展风采,切实为民族复兴、强国建设贡献绵薄之力。现场体验深学。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离退休老领导视察社会综合治理和文旅融合发展情况,通过实地考察、听取讲解、现场交流触发真情实感。老领导对镇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的新变化、取得的新成果、打造的新亮点纷纷点赞,期望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认真扎实推进城市更新,继续擦亮“创新创业福地、山水花园名城”城市名片,努力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

二、真悟促深化,建言献策显担当

引导广大老同志把学习回信精神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对镇江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灵活采取个别访谈、集中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诤言良策。离休干部、市委原书记钱永波建议:深度开发利用黄鹤山、磨笄山等景区,充分发掘南朝第一帝刘裕等历史文化名人典故;依托五洲山建设苏颂文化园,规划方案包括入口区、本草园、标本馆、苏颂墓园区和苏颂科技展示馆等。市委主要领导批示:“此建议总体务实可行。请市文广旅局、发改委、住建局、文旅集团、交产集团结合‘十五五’规划认真研究。”市政协原副主席、市老区建设与乡村发展“三会”会长宦祥宝在系统总结镇江中药材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组建中药材产业发展协调小组、打造中药材优势特色产业、加快推进中药材生产农业机械化步伐、加强中药材就地加工转化、扩大惠农助农政策覆盖等6条具体工作建议。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调查报告分析得很具体、很客观、很全面,很受启发,特别感谢老同志们为乡村振兴所做的大量工作,这种执着负责的态度及作风值得学习点赞。”丹阳市生态环境局原局长何书金提出,采取扩建延陵季子庙、弘扬季子诚信文化、宣传沸井奇特景观、重建许杏虎和朱颖烈士纪念馆等措施,大力发展茅山老区红色旅游产业。丹徒区农业农村局第一党支部书记赵青文建议,着力打造有机农业,推进观光农业与农副产品销售融合发展,充分利用镇江独特丰富的农业休闲旅游资源提升吸引力和知名度。

三、真干促转化,银发赋能见行动

广大老同志把学习回信精神激发的政治热情转化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银发豪情,聚焦省委十四届九次全会要求和市委八届十次全会重点任务,踊跃投身“与担当者同行”专项行动,努力发挥余热、再立新功,为中心大局增光添彩、添砖加瓦。全国重大典型、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赵亚夫成功攻克优质牧草“皇竹草”在镇江越冬的技术难题,为贫瘠旱田高效利用开辟了新途径,初步形成了“优质牧草种植+高效畜牧业”的生态循环新模式;深化“戴庄经验”实践,切实提质扩面,下沉多个行政村开展一线技术指导,推广土壤改良技术和草莓栽培技术;推动生态循环农业试点村之间产业互补合作,促进试点村抱团发展,形成产业互补聚集效应。扬中市老同志紧跟银发经济发展浪潮,积极开展项目招引、精准助力科技惠企、牵手指导青年创业、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培育银发消费市场,省局主要领导专题调研指导并给予充分肯定。镇江市农科院研究员芮东明、句容市农业农村局研究员阮祥忠跨越千里,带着满腔的热忱、过硬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深入陕西省蒲城县、富平县开展助力东西部协作服务活动,为助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丹阳市制定《推动银发力量融入“红格共治”工程的实施意见》,154名“银发微网格员”分三批赴31个社区报到,亮身份、当先锋,让银发之光绽放在大街小巷。丹徒区银发志愿者王春喜接力寻访、参与核查,成功找到抗战英烈许健的亲人,事迹被各大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