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银发典型

你的位置: 首页-银发典型

“昆山之路”的垦荒人   “一带一路”的践行者——苏州市退休干部宣炳龙同志简要事迹

发布时间:2020-04-15    浏览量: 次    来源:

宣炳龙,1947年12月生,浙江萧山人。退休前,他参与创办中国第一个自费开发建设的国家级开发区,退休之后,又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昆山行动”,把一生中最青春、最成熟的年华,奉献给了“昆山之路”的与时俱进,被誉为开发区规划建设招商引资的“操盘手”、“昆山之路”的垦荒人之一,获得“全国劳模”荣誉称号。

敢为人先、创新进取的开拓者

宣炳龙是一个胸怀大志、与时俱进的开拓者,是一个精于谋划、勤于实践的弄潮儿。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他先后任陆杨公社工办副主任、主任、党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陆杨公社经联会主任、党委委员。在这些岗位上,他把陆杨变成了全县第一个“亿元乡”。1982年,他被评为江苏省农业战线先进代表。

1984年至1990年,在被调任昆山县(市)经委副主任、党委副书记、乡镇工业局局长期间,他参与引进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县级城市创办的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并任董事长,昆山第一家与港商合资的企业并任董事长,他还参与昆山工业新区的自费开发建设、开发区组织架构、招商引资工作。1992年,昆山开发区列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后,他全身心致力于昆山开发区建设。199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胸怀大局、永不懈怠的实干家

宣炳龙是一个永不懈怠、争先创优的实干家。2008年12月,宣炳龙正式退休,受命担任开发区发展顾问,他以当年自费开发和招商引资的激情与担当,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对埃塞俄比亚工业园发展的“三输送”项目,积极谋划中国境外特色产业园的建设发展,推动昆山企业抱团走出去。

2015年10月,受中国开发区协会邀请,宣炳龙飞赴埃塞俄比亚,用昆山开发区成功经验,为埃塞工业园规划落地、运营管理和招商引资提供指导,开启了他此后多次往返埃塞俄比亚的“一带一路”之旅。宣炳龙坚信,把中国开发区发展经验传送到埃塞俄比亚、传送到非洲大陆发展中国家,是“一带一路”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倡议下的一次“昆山担当”。在昆山市委、市政府和昆山开发区的支持下,2016年江苏省发改委与埃塞俄比亚国宾投资委签订合作备忘录,昆山开发区等有条件的园区为埃塞俄比亚提供管理人才培训和参与埃塞俄比亚国家工业园开发建设,成为重要合作事项,2017年6月,埃塞首个国家工业园在阿瓦萨正式开园运营,高层管理人员均为到昆山实训过的学员,两位昆山“海归”同时受派参与工业园管理。2018年8月江苏昆山(埃塞)产业园在德雷达瓦挂牌;2018年9月,江苏与埃塞产能合作对接交流在昆山举办,昆山与埃塞德雷达瓦市缔结为友好城市,昆山的轻资产管理经验输出和重资产工业园开发建设,成为江苏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特色和亮点。

至2019年7月,昆山参与“一带一路”对埃塞俄比亚管理经验输出的专家组,先后3次请进来、4次走出去,为埃塞俄比亚培训了136名工业园管理干部。曾经为中国首批出口加工区的设立,历时三年往返北京70余趟跑“批复”,为引入“西线”企业投资昆山发展“三进山城”的宣炳龙,以一个开发区人的执着,致力于把占地2平方公里的江苏昆山(埃塞)产业园,建设成为埃塞国家工业园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的“示范区”,埃塞工业园管理干部培训与实践的“实验区”,埃塞产业工人职能技能培训的实训基地。昆山企业先后有10多批次、100多人次通过这个渠道走进非洲,昆山剩余产能签约投资埃塞俄比亚的产业项目超过10亿美元。一批在昆山创业的台资企业也通过这个渠道积极抢抓“一带一路”发展机遇。

初心不改、志在高远的架桥人

江山代有人才出,尊师重教、培养人才,成为宣炳龙退休之后一项志在高远的追求。2006年9月,在宣炳龙的倡议和组织之下,昆山开发区六和、捷安特、吉田、华敏、裕元、仁宝、世茂、微盟、昆达、沪士、万泓、日昇等17家企业发起成立了江苏秉龙慈善基金会。从2006年成立至2019年8月的13年中,先后拿出1145万元用于爱心助学、扶贫济困。基金会还分别在安徽、贵州、四川等老、少、边、穷区捐建多个希望小学、学校图书室,投入235万元用于开发区各类弱势群体的扶贫和大病救助工作。从2019年7月起,基金会每年还将拿出一笔专项资金,专款用于资助埃塞俄比亚工业园管理人才到上海大学法学院深造法学硕士,研究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法律。宣炳龙还促成了上海大学随同昆山专家团飞赴埃塞俄比亚,与德雷达瓦大学达成合作协议,立足江苏昆山(埃塞)产业园培训中心,用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法规资政埃塞工业园发展,也帮助中资企业更好地融入埃塞政策、法律与人文。

        虽已年过古稀,宣炳龙仍希望在有生之年将昆山(埃塞)产业园培训中心,建成兼具理论学习交流与运营实践体验功能的实验区、产业工人职业技能的培训基地,建成埃塞俄比亚国家工业园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招商服务的示范基地和实训基地。在“一带一路”中非友好交流合作中,使人才、人文的种子在“中国倡议”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中长成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