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银发典型

你的位置: 首页-银发典型

理论战线上永不言休   ——南京市退休干部陆剑杰同志简要事迹

发布时间:2020-04-16    浏览量: 次    来源:

陆剑杰,男,1935年1月生,中共党员,南京市委党校退休哲学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退休后曾任金陵老年大学副校长、中国老年协会副会长兼老年教育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1989—1995年间,其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刊物发表一系列重要成果,出版《实践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逻辑分析 》一书,奠定了其终身学术地位。2006年荣获南京市委市政府颁发的“南京首届十大文化名人”称号;2017年被评为南京市首届“最美老干部”并受到表彰。

一、研究不辍、笔耕不懈,展现老而弥坚的哲学创新功力

陆教授退休后坚持学习、锐意进取,15年间连续完成4个国家课题和一个省重点课题。1997年完成国家课题“中国现当代社会运动基本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发展研究”,出版《19—21世纪中国的命运》,获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0年,市委宣传部指定他为课题组长在中宣部申报“委托国家课题”——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状况和发展前景,2001年完成,其同名成果在《江海学刊》发表,被中宣部评为“五个一工程”奖;2002年完成江苏省重点课题“《实践论》、《矛盾论》思想的当代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出版《实践问题和矛盾问题新论》,获得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5年完成国家课题“当代中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问题研究”,出版《广义经济结构论》,获得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0年完成国家课题“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规定、理论体系和学术进展”,其成果《掌握命运创造历史的哲学——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的研究》,被国家社科规划办评为“优秀等级”,获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陆教授退休后的哲学工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学科构建新路,他的研究成果被《新华文摘》转载5篇、“论点摘编”转载2篇。其中,转载的《哲学体系·体系哲学·方法论辨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一元性和存在方式的多样性》、《儒学真谛与当代中国实践的思想文化需求》,均获得了全国性的影响,展现了他哲学家的理论功力。

二、坚守讲台、热情施教,积极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

退休后,陆教授一直活跃在党的宣传教育第一线,他在市委党校开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课程,应邀在南京大学哲学系所办研究生班讲授“领导哲学”、在江苏省委党校研究生班讲授“现当代中国社会运动基本规律”,多次参加市委组织的党内主题教育讲师团的宣讲活动,在金陵老年大学的文史系开设“中国哲学史”、“中外哲学短篇赏析”、“人生哲学”等课程,致力于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的干部、教育年轻一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陆教授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积极做好宣传工作,特别是结合老年教育的实践,提出在老年教育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为老年教育教学贡献自己的智慧。

三、热心服务、聚焦教育,推进全国老年教育新发展

2005年,陆教授应邀担任新一届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副会长兼新成立的老年教育学术委员会主任。在他的领导下,老年教育学术委员会召开了六次全国老年教育理论研讨会,举办了五期全国老年大学校长培训班,组建了12个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基地,汇集了全国180位知名学者,决策并开展了“五个十工程”,即推出10所省级副省级老年大学、10所地市级老年大学、10所县(县级市)老年大学、10所城市区老年大学、10个实现社区老年教育全覆盖的县(区)。由他和他的团队集体撰写的“学术委员会版”《老年教育学》,从老年教育34年实践中升华出31条创新学理,是中国老年教育学学科建构的奠基之作。在咨询决策方面,他代表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积极促成了在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写进“重视老年教育”,参与全国《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制定,把“实施老年教育现代化”写入《规划》的指导思想,有效推进全国老年教育学科体系和理论研究创新发展。

四、兢兢业业、千方百计,积极探索南京市老年教育发展和金陵老年大学的实践创新

作为南京老年大学协会的常务副会长,陆教授积极推动南京市老年教育的发展。在他的推动下,南京市老年教育规模从2002年时不到1万人发展到2017年的28万人,参与率则从1%上升到20%。

        作为金陵老年大学分管科研的副校长,陆教授二十年如一日,大力推动科研建设和教学创新。他主持制定了金陵老年大学的科研制度,使“校长带头、专家担当、全员研究”的科研工作越做越好。主办的《金陵老年大学学报》和《劲松》文学杂志在南京文艺界占有一席之地,编著的《老年教育学学理探索》和《老年教育的实践探索》两部著作,总结了老年教育的“金陵模式”,是全国老年教育学的先声。在他的努力下,金陵老年大学已成为全国老年教育科研的基地和最具影响力的老年大学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