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8-05 浏览量: 次 来源:
阳山镇位于无锡西部,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一个农业镇,以种植水稻为主。高级农艺师赵逸人38年来的不懈努力下,带领阳山的农民脱贫致富。如今惠山区阳山镇已成为闻名的桃乡,“春之花、夏之果”吸引了无数游客赏花、尝果。赵逸人也因此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授予“中国好人”的荣誉称号。
桃花源“云课堂” 传技艺勇担当
春光明媚,桃花烂漫。“中国水蜜桃之乡”的无锡阳山万亩桃林生机盎然,成了桃花的海洋。往年人山人海的观花大军受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美丽的桃花源无赏花人踪迹。面对疫情,阳山举办了云赏花活动,让网友们在家就能欣赏阳山桃花美景。为了帮助桃农管理好桃园,今年开设了“田间大讲堂”的升级版云课堂。高级农艺师赵逸人虽已退休,主动志愿置身于桃园之中,通过网络向广大桃农讲述桃园里的“微”治理,传授水蜜桃花授粉时机、生态调控技术、生草栽培技术、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和科学用农药技术等田间科学管理方式。如今,桃农们正在桃林中穿梭,抢抓农时,确保今年水蜜桃继续丰收,农户继续增收。
赵逸人生于斯长于斯,她对阳山的父老乡亲和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1982年大学毕业后,当时可以到地方税务系统、多种经营管理局等机关部门工作,…………但有专业知识的赵逸人深知,阳山的土地属火山岩地质,十分适合种植水蜜桃。她扎根桃乡38年,用自己的辛勤汗水和智慧浇灌出一个个科研成果,成就了伟大而甜蜜的幸福事业。她是阳山水蜜桃辉煌发展的见证人,38年前阳山桃农亩均收入约800元,通过她推广和引导农民开始大规模的种植水蜜桃,种植桃树面积从640亩扩大到3.2万亩。目前,阳山变成名副其实的“桃花源”,桃树品种从3个扩容到20多个、上市期从40天延长到3个月,阳山桃农亩均收入20000元,阳山镇农民人均年纯收入高于无锡市平均水平,成为无锡户均存款最高的镇,也成为四里八乡老百姓称羡的致富典范。
桃树的好医生 农民的贴心人
赵逸人是近万名渴望科学致富农民的好朋友,近70岁的她退休后依然为着乡亲奔波在田间地头而乐此不疲。在农民心目中,她是“名人、忙人、能人”,更是广大桃农“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贴心人。在桃乡,谁家的桃树有毛病,哪户种植技术还不过硬,她都清清楚楚。谁家桃树有了毛病,哪户桃农在种植技术上碰到了难题,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找赵逸人求助,只要找到她,就一定能得到满意的答案。大多数人会打她的电话,心急的人干脆火急火燎地直接找上门去,她总是来者不拒,热诚帮助。去年夏天,冬青村一户桃农突然发现自家的桃树发生病害,他立即心急如焚地打电话向她求援。她二话没说,当即顶着烈日高温赶到桃园,现场“把脉”、“开方”。望着汗流浃背的她,心生感动的那位农户端出一碗水铺鸡蛋来款待她。这种现场救急的场景在阳山镇桃农眼里早已是一种习以为常的场景了。多年来,她的手机成为了桃农求助的“农科110”,遇到情况紧急的,她总是尽自己最大努力,尽量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为那些求助的桃农及时排忧解难。
她作为全镇果树生产的技术负责人,从选种、育种、科学种植各个环节独当一面。为了提高阳山水蜜桃品种、延长供应期,她对老品种进行提存复壮、科学改造。同时从山东、浙江、上海等地引进和培育新品,进行嫁接。许多桃农对种植新技术心存疑虑,她不辞辛劳,日复一日地穿梭奔波在农家田头,足迹踏遍了每一个桃园。推广果枝修剪、套袋、测土施肥等科学种桃新技术,年复一年不辞辛苦,地穿梭在农户之间,足迹踏遍了桃乡。在推广人工授粉新技术时,许多桃农有疑虑,她又连续多年一个村一个村地挨家挨户上门讲解,手把手为桃农做示范,用实实在在的成效打消他们的疑虑。实践表明,采用人工授粉技术的桃树产量增加了2.5倍。近年来,她研究推广的“桃树人工授粉技术”“桃树省工节本丰产技术”“水蜜桃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桃长枝修剪技术”“桃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等项目,均在阳山的桃树田里实验成功。由她主持的“无锡水蜜桃优质稳产技术开发研究”和“无锡市水蜜桃生产技术规程标准的制订及推广应用”等科研项目就分别获得了省、市科技二、三等奖。阳山水蜜桃授予首届“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获得“江苏省水果十大果品之首”“江苏省十大果树产业第一名”“江苏省著名商标”等荣誉称号。无锡阳山水蜜桃栽培系统还获得了农业部颁发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称号。
为了让更多的桃农掌握科学种植的知识和更好的经济效益,赵逸人把自己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与广大桃农分享。她编发的《农技简报》成为了桃农的种桃“指南”,目前,每期发行数已达13500多份。由于她的技术水平高、服务态度好,就连张家港、武进等地桃农也慕名打电话前来请教,大家称她为“最美农艺师”。每逢佳节,她的手机就会收到来自桃农发来的数百条祝福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