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5-06 浏览量: 次 来源: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戴仁怀同志离休20多年来,坚持离休不离岗,为人大工作贡献余力。2008年加入仪征市老干部诗词社,帮助仪征市创成“中华诗词之乡”。2015年被省委组织部、老干部局表彰为“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2017年被扬州市委组织部、老干部局表彰为“全市离退休干部增添正能量优秀党员”。
一、强化政治学习,党性锻炼不断增强。戴仁怀同志注重政治学习,除订阅报纸、杂志和收听、收看四台(中央、江苏省、扬州、仪征)新闻做学习笔记外,尤其注重认真阅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注重党性修养,自觉参加党组织“三会一课”,20多年从不缺席,按期足额交纳党费等,自觉遵守党纪党规,热心公益,每年积极参加慈善捐款,充分展现了一名具有66年党龄的老党员风采。注重弘扬正能量,多次深入社区,为基层党员群众上党课,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今年9月,他应邀到扬州市广陵区汶河街道皇宫社区道德讲堂,为50多名党员讲课,同时和梓潼社区离退休党支部老党员一道,吟作诗歌颂党恩,为居民讲家训,传承好家风。
二、为人热心,帮助他人不图回报。戴仁怀同志善于关注社会,关心他人,对别人的困难疾苦只要能帮上忙一定不遗余力。针对有些离退休干部对房改政策不清楚,住房补贴不知从何下手的问题,他帮助他们按政策依据写好申请补贴报告,办好手续,使离休干部刘武臣等10多位老同志都享受到应有的待遇。他还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市人大的一名普通打字员,5岁小孩患病,医院治疗效果不佳,戴老听闻,就主动帮助联系医生,使病情得到好转。该同志家属同事小孩,患先天性心脏病,请他帮忙,戴老也都尽心尽力帮助。患者家属十分感动,要请吃饭送礼等,都被戴老一一谢绝。
三、发挥余热,做好诗词传承领头人。戴仁怀同志离休后,不断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在他的带领下,仪征市诗词事业得到蓬勃发展。他自2011年9月担当诗协会长以来,在扬州市委宣传部、老干部局等领导支持下,团结好一班人,遵照中华诗词学会统一创建诗乡标准,认真开展诗词“六进”(进校园、进乡镇、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景区)工作,在仪征市建立了52个基层诗词社,会员从几十人扩展到1800多人。
热心,是他成事的根本。2011年,为了讴歌仪征提前3年村村达小康这一创举,在人力物力财力紧缺下,他先后组织120多人次,深入20多个村组,进行5次大采风,不分节假日,花了近3个月时间,创作了663首诗词,出版了《田园新歌》诗集,夺得了诗教创先开门红。这一事迹感动了市领导,时任市委书记费高云(现任江苏省副省长)欣然为之作序。2013年6月,扬州市委宣传部要仪征宣传部汇报创建工作,又找到他,但他们不知道戴老此时因外伤住院,他却忍着痛握笔写成汇报材料。他除按季主编《仪征诗词》会刊向全国10多个省市交流之外,还组织诗友创作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诗词5503首,主编出版《銮水清风》、《仪征好人吟》等诗集19部,弘扬正能量,为世人存正气。
恒心,是他成事的关键。为打造真州镇梓橦社区诗文一条街,他组织40多名诗友,还约请工商、城管部门配合,先后为解放东路一条街150多家店铺门前量身定做装置固定的诗牌,长达520米,已成为市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被人们赞誉为:“诗商融合新风树,百业腾飞国运兴”。
精心,是成事的保证。2011年12月,在他精心帮助下,中美合资仪征亚新科双环活塞环大企业,就建立了诗词社,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自编自演《不羡神仙羡环才》,参加社区举办的《幸福仪征大家唱》;采风创作出版《双环风韵》诗集3部,讴歌本厂和社会新貌;更为突出的有5名年轻工人,经过他一对一面对面精心培养,已成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石化仪化公司职工盲女邱艳燕在他们精心指导下,用盲文软件操作电脑作诗,近5年获全国诗词大赛二、三等奖14项,并于2013年4月获“全国十佳女青年诗人”称号。
仪征市2014年7月获得“江苏省诗词之乡”称号,2017年12月又获“中华诗词之乡”殊荣。真州镇、新城镇、润德菲尔庄园、青山中心学校等14个单位获得省诗教先进荣誉。这一切都离不开戴仁怀同志的倾心付出。2015年、2017年,戴仁怀同志两次被省诗词协会授予“江苏省诗教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多年来,戴仁怀始终坚守初心、牢记使命,实行“三不二有”,即学习不辍、锻炼不停、交友不滥,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他为弘扬传统诗词文化所付出的努力得到上级诗词组织领导充分肯定,被誉为“明珠旗手明星照,勇负脊梁芳永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