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银发典型

你的位置: 首页-银发典型

【百佳支部】抓党建释放新动能   强组织焕发新活力
——宜兴市和桥镇机关退休干部党支部

发布时间:2021-09-13    浏览量: 次    来源:

宜兴市和桥镇机关退休干部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创建“示范党支部”为目标,不断提升组织力、增强凝聚力、扩大影响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永葆本色、正能量满满的退休党员队伍,连续多年被各级选树为先进集体,成为宜兴市基层党组织的一面旗帜。

强班子,抓队伍,打造“红色堡垒”。按照党建“三项工程”要求,对标“六有一提升”工程标准,着力构建“红色堡垒”。强化组织工作覆盖。通过“双查双找”完善老党员信息库,按照便于组织学习、开展活动、服务管理的原则,在党员较为集中的区域科学设置8个“地缘型”兴趣党小组,把老党员紧紧团结在党支部周围,形成齐抓共管的组织网络。强化能力素质提升。精心选配8位党性强、威信高、身体好、有党务经验、乐于奉献的老党员担任支委、党小组长,支部班子强而有力,工作实而有序,分工明确、团结和谐,成为老党员的政治核心。强化工作机制规范。瞄准创建“六有一提升”示范党支部目标,强化党建工作新体系,不断压实“三项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责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支委会议事、结对联系、“三必访”等制度,用制度+情感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

建制度,抓教育,构建“活力阵地”。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着力打造“思想领航、制度护航、平台支撑、网格服务”的党建阵地,教育引导老党员初心不改、本色不褪、作用不减。真情关爱“建”阵地。支部活动中心坐落在镇党建文化公园内,设有党员活动室、阅览室、棋牌室、书画室、聊天室、谈心谈话室等,遵循“教、学、乐、为、健”相统一的原则,坚持“三个贴近”,突出“四个围绕”,满足老干部不同的兴趣和爱好,真正把活动中心建成老同志延年益寿的“乐园”,获取信息的“网站”,建言献策的“论坛”,交流情感的“纽带”,充电加油的“驿站”,是老党员们爱去想去的“娘家”。政治引领“强”党性。始终把政治建设作为支部工作的首要内容,将每月15日固定为学习日,持之以恒开展丰富多样的学习教育,念好“学、看、谈、写、行”五字诀,拧紧老党员思想“总开关”,引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争当听党话、跟党走的“向阳花”。主题活动“添”活力。结合主题教育活动,每年清明、“七一”组织老干部到烈士纪念碑扫墓、参观红色基地、重温入党誓词。先后组织“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形象”大讨论、“畅谈十八大以来变化,展望十九大胜利召开”“我为和桥献一策”等专题活动,助力和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组织老党员撰写“入党故事”,汇编成《重温初心——我的入党故事》一书,形成了党性修养的“热传导”;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抓好“六个一”、突出“四个学”,成功举办了“回望百年路,助力新征程”主题党日活动、“庆祝建党一百周年”书画展、“光荣在党50年”座谈会系列活动,反响热烈,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增动能,抓创新,展现“银发风采”。积极探索“党建+”模式,创造性地组织老干部围绕建设“强富美高”新和桥,献计出力,余热生辉,增添正能量。家风传承与初心使命相伴而行。成立“银发家风传承团”,进村企、进社区、进校园,讲中国故事、谈和桥往事、宣身边事迹。创作“和美和桥好家风”快板说唱、举办“家风家教”主题书画作品展等,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宣传活动40多场次。开展“忆家史、立家训、树家风”系列活动,成立“夕阳红”家风宣讲队,在党建文化公园宣讲革命英烈故事、和桥“乡贤名人”,传承红色基因,传递文明好风尚。“家风传承志愿服务”被无锡市委老干部局评为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文明实践与志愿服务交相辉映。有50年党龄的蒋培新,被宜兴市委宣传部聘为“群众宣讲员”,每年为机关、村、社区义务作专题讲座50余场次;每年“六一”前夕,支部都会去和桥二中为困难学生送上助学款;逢年过节,到结对帮困的10位孤寡老人家中,送上扶助金等,至今21个年头,捐资达10万余元;90岁高龄的老党员郭根元,每年夏季都要拿出1000元慰问环卫工人,坚持了15年。志愿服务、帮贫助困成了老党员回报党、回报社会的生命延续,群众亲切地称他们为“老年雷锋服务团”。老有所为与助力发展紧密融合。多年来,老党员们与镇机关、村社区的30多名年轻干部开展结对共帮活动,建立“老少牵手”“老带新助成长”帮扶模式,助力年轻干部健康成长。针对老街改造、背街小巷整治等,提出30多条合理化建议,乐当政府“参谋助手”;针对拆迁安置、秸秆禁烧等热点难点问题,老干部们开展“精准查访”活动,协助化解各类矛盾30多起,当好化解矛盾“老娘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