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银发典型

你的位置: 首页-银发典型

【百佳党员】银发丹心献余热
——南通市通州区党史办原副主任陈文明

发布时间:2021-10-15    浏览量: 次    来源:

陈文明,男,1954年2月生,1975年11月入党。曾任通州区委党史办副主任,在职期间先后被市委市政府荣记三等功两次,荣获省党史工作先进个人。退休后的他积极参加机关支部活动,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忘初心,主动融入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担任南通党史宣讲团成员、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指导员,被聘为通州区离退休干部“流动党校”党建指导员、理论宣讲员,特别是尽管身患癌症,依然兢兢业业,为通州经济发展献计出力,为党史学习教育贡献力量,为培育时代新人发挥余热,评为南通市老科技工作先进个人。

一、退而有心,服务招商引智

近年来,通州区委老干部局开展百名老干部服务百个项目志愿活动,积极引导老同志发挥优势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他作为一个有心人,尽管因为生病在家休养,但在了解到社区有位美国籍小孩因户籍问题求学得不到落实的情况下,他主动上门沟通,先后多次找了区教育局及外事办,协调落实了该小孩的求学问题。这让孩子的父亲马博士深受感动。在他的引导下,为了报答家乡的恩情,马博士欣然投资千万元在南通高新区智慧园创办了一家高科技企业。

2020年,正在医院进行化疗的他,听说了企业积极争创通州英才计划,但以微弱的差距而落选,公司内有人产生了打退堂鼓的想法。他马上就联系马博士,鼓励企业重振旗鼓补足短板,扎扎实实提档升级。为此,他化疗一下病床就帮助企业一点一点解决存在难题。经过努力,该企业顺利通过了通州区510英才计划和南通市江海英才计划的验收和评定,正在积极申报省双创英才计划。同时,他还积极通过该企业不断为通州发展作出新贡献,目前,该企业以智引资,有个来通州投资的亿元项目已定意向,即将考察签约。

二、退而有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为了年轻一代的党史学习教育,退休后的他,又编写了10多万字的地方党史资料,南通市委组织部把他编写的《通州新民主主义革命简史》,作为全市初心使命主题教育的党史党课资料,并被编进南通地方党史宣讲稿汇编一书;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他编写了《通州抗战简史》一书,由通州区关工委印制并发放全区中小学;为纪念红十四军成立90周年编写的“红十四军在南通县”一文,被通州、海门日报整版刊登。他时时处处做调查研究的有心人。有一次,他在朋友家闲聊中听到一棵百年柿子树与红十四军有联系,潜藏着红色基因。为此,他三次往返货隆镇,挖掘第一次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十四军老战士在柿子树周围可歌可泣的战斗故事,撰写成文《仇家园的柿子树》,刊登在通州史志网站上。

作为党史宣讲团成员和理论宣讲员,只要有单位邀请他去开展宣讲,他就精心准备,热情宣讲。近年来,他先后在区政协、金新街道等几十家单位进行党史和政治理论宣讲,近年来共宣讲近百场次。为了让宣讲能起到效果,他注重用户思维、客户体验、讲听相通、心心相印的原则,运用了大量的名言警句和英雄事迹,讲者动情,听者共鸣。为了宣讲大革命时期的通东,他查阅了大量资料,并去通东瞻仰红军江苏独立大队纪念碑,去通东仇家园挖掘潜在史料,成稿后在家里反复试讲。去年4月底他因胃癌动手术,有些单位不知情联系叫他上党课,他人在病床,心系宣讲,便叫他女儿通过微信传输的渠道,分别向10多个单位发送了通州党史、讲奉献、不负韶光等病前撰写的宣讲稿,只要体力能支撑,他就上门进行党史宣传教育。今年以来先后在老科协临时党支部、西亭镇纱场社区等进行宣讲,引导人们进一步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

三、退而有乐,当好红色文艺轻骑兵

为了传播和弘扬社会的正能量,陈文明积极参加红色文艺宣传活动,先后在万年青、草根、百花、木兰等艺术团队,每年参加公开演出在10场次以上,有10多个文艺节目参加区、市展演并获奖。为了开展好文艺宣传,他参加百花艺术团男声小合唱,高温酷暑,排练没有场地,便在安康公园的亭子里练唱了10多首革命歌曲。他不仅吃辛受苦,还经常自掏腰包购买演出服装。

为了传播真善美,他主导排练演出的情景剧《天下乡亲》,在区读书节启动开幕式上演出,得到区委宣传部和金沙街道领导好评。为了配合扫黑除恶,他参演的小品托儿,先后演出了10多场。他还自编自创,先后创作了七律四首安全大于天,并由他人谱成京歌在区安全工作专场演出中演出,整理的反对邪教诗朗诵在区法制专场中演出。

责任在心,使命在肩。陈文明同志用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默默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