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银发典型

你的位置: 首页-银发典型

【百佳党员】解甲不归田   忘我作奉献
——泰州市水利局原局长董文虎

发布时间:2021-11-22    浏览量: 次    来源:

全国抗洪模范、新泰州建设功臣董文虎同志退二线时,泰州市委主要领导提出:“你退休后最好留在泰州,帮水利、帮泰州的建设,多提些建议,多出些主意。”他答应了,他一诺千金。退休后,他除正常上班工作外,每天还晨起三更,加班2~4小时,但却婉拒组织上要视同返聘给他补足工资;他组成市水文化研究咨询小组,为市委市政府建言献策;他总在思考,怎样使有形功能的水利工程也能发挥无形功能,为老百姓营造一个生态的、人文的、环境优美的幸福家园;他还写下了610多万字涉水的书和文字,为水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溶化于骨血里的挚爱

董文虎曾说过,“我是水利人,为民治水是我的职责,我愿意为之奋斗终身。”退休后的他,对水利事业的激情和热爱丝毫未减,他受习总书记思想感召,曾写下“我亦无我,不负水利”。

因为这份爱,他退休离任之际编写的《泰州城市防洪及河道综合治理规划总思路》,高起点地安排了城市防洪项目,前瞻性地提出要在河道整治中同步融入人文景观的思路,提出打通北城河、开挖凤凰河;在城河及主城区其他水系布置9大景区、32个文化景点,改小双水绕城为大双水绕城等理念;他在水利规划中绘制出全国第一张人文景观布置图。如今,当时被人认为的“天方夜谭”,大多变成了美丽的现实!

因为这份爱,退休后,他潜心研究水利理论,提出了十多个在水利业界有引领作用的新观点

如2002至~2018年他提出了“水的‘两权’论”“实现河流有形功能与无形功能并重”“‘利水水利’的思维模式”等12个全新观点,皆见诸予水利部报刊显要版面,影响全国水利界;

2019年他参与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水文化发展前沿问题研究》获“免于鉴定”而结题;

2020年他研究的《推进泰州市幸福河湖建设思路》,为泰州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出台“泰河长〔2020〕1号文件《关于印发泰州市幸福河湖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作出了贡献。

因为这份爱,退休以来,他出版专著12本、参编8本;完成课题18个,撰写调研报告21份;应邀授课、开设讲座62场,参加学术交流、专题座谈83次;41篇论文获部、省、市相关部门奖。由于他,泰州水文化研究走进了全国前列!他70岁以前,曾被遴选为中华水文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因为这份爱,他向上级建言献策105件,其中领导批示86件(人次)。市领导说他所写的建言“发人深省,其爱乡之情、赤子之心,溢于言表,堪称表率”。他因此也获得了“全国老科协奖”。

镌刻于大地上的深情

他把深情镌刻泰州大地上。退休后,他呕心沥血搞文化水工程的创意和设计,常常他拄着拐杖去施工现场,他把对水利的爱、对人民的情,镌刻在泰州大地上。

2002至2006年,他精心打造的凤凰河被人们赞誉为“是满河‘流淌着文化和‘抓一把泥都是文化味的凤凰河。这条浸透着他心血和汗水的凤凰河,被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2012至2015年,他独具匠心地为卤汀河新架的10座桥重新起了有文化内涵的名字和设计了桥头装饰,把一个个精美的石刻桥名牌和那些栩栩如生的石雕工艺品融入桥体!被网民们大加点赞:“新桥非常漂亮,桥名非常有寓意,大开眼界”;“一座新桥,就是一段历史的记载!董老在泰州水利史上是值得立传的功臣!”

他创意的腾龙等3座桥、大禹等4个人物雕塑和设计的近百个桥、河、路、建筑名称,都已成为泰州水文化的象征。

无愧于水利人的表率

时任副省长姜永荣赞他的规划设计“思路之宽、构思之新、创意之特、品味之高,让与会者耳目一新”。

时任省水利厅厅长、现省政协主席黄莉新曾批示:“董文虎同志事迹感人,应号召全省水利系统学习。”

市领导认为:“泰州的崛起……离不了水文化的浇灌,更离不了像董文虎同志这样一代水利人的奋斗”。

法中文化交流长城协会会长FAUGTI FAVRE著文盛赞董文虎是“大禹的儿子”。

同事们称赞他是:“青年之师表,水利之骄傲”;“是我们看得见、学得着的楷模,是我们的‘镜子’”

今年,董文虎又在构思新课题:如何打造大江风光带?的新课题。已经78周岁的他,仍在为建设泰州“幸福水天堂”夜以继日,忘我奉献地燃烧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