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银发典型

你的位置: 首页-银发典型

【百佳支部】“党建+”离退休干部工作“时刻在线”
——淮安市淮阴区人民法院离退休干部党支部

发布时间:2021-11-29    浏览量: 次    来源:

淮安市淮阴区法院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现有党员50人,最大年龄88岁,平均年龄70岁。近年来,该院始终坚持“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的工作思路,创建“党建+”模式,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围绕“老有所学、老有所调、老有所为”的理念,加强组织建设,积极发挥余热,服务社会发展,助推法院离退休干部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党建+”理论学习,组织建设有实效

秉持“离岗不离党,退休不退学”的理念,始终坚持“三会一课”制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通过常态化理论学习,促进离退休老党员思想常新、理想永存。创新组织活动形式,在重阳节、七一建党节等特殊时间节点开展实境课堂,组织老干部走进刘老庄八十二烈士纪念园和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追寻入党初心。对高龄体弱、行动不便,不能参加组织生活的离退休老干部党员,除及时电话传达有关精神之外,创新开展“送学上门”活动。围绕全省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六有一提升”标准,该院新建了集学习、宣誓、娱乐于一体的离退休干部党员之家,全力提升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组织力。常态化落实优抚待遇措施,定期组织离退休老党员健康体检活动,组织报刊书籍订阅,向老党员发放《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书籍,组织走访生病住院的老干部,并送上慰问金。疫情防控期间,80岁高龄的退休干部蔡鸿章主动联系院机关党委并捐款20000元,受到区委组织部领导高度评价。

二、“党建+”中心工作,调解纠纷有质效

以诉前纠纷调解工作为核心,选派审判经验丰富、善于做群众工作的离退休老干部、老法官,投身诉前纠纷调解工作。在诉讼服务中心成立“海兰调解工作室”,退休党员周海兰以“五心”调解工作法,参与亲情修复、物业调处、医患纠纷、涉企纠纷等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活动。截至目前,共有4名离退休老党员作为专职人民调解员参与纠纷化解工作,除了在本院进行调解以外,还主动前往王营镇星光社区、新渡口夏圩等协助社区矛盾纠纷化解工作。2020年以来已成功调解纠纷800余件,充分彰显了退休老同志退休不褪色的优秀品质。2021年“五一”前夕,中央政法委的新浪官方微博“中国长安剑”公布3月份“平安之星”榜单,离退休干部支部书记、退休法官周海兰成功当选“平安卫士”。成立的区法院“银发生辉”释法解纷志愿者服务队,10余名老党员主动请缨加入志愿者队伍,深入社区一线,甘当基层一线“服务员”、社情民意“联络员”、法律法规“讲解员”、文明秩序“劝导员”、平安法治“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

三、“党建+”五共五强,服务大局有成效

区法院开展“‘五共五强’(组织共建强堡垒、要事共商强发展、矛盾共解强服务、人才共培强队伍、氛围共营强治理)法治示范村建设”活动,离退休干部支部与小营社区党委签订合作共建协议,从结对村(社区)实际出发,重点围绕推进“‘五共五强’法治示范村建设”,灵活开展典型案例宣传等活动。坚持工作日在小营社区党委党员微信群推送《民法典》相关内容,做到“每日一典”;与小营社区党委共同组织开展“庆祝建党99周年、100周年‘五共五强’共过党日”主题党日活动,一同走进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接受党性教育;每月10日,组织老党员走进小营社区,参与“党群议事会”,积极开展法治宣讲、法律服务、矛盾排查化解工作,共同打造基层治理合作新模式,“银发生辉”释法解纷志愿者服务队,秉持“退休不褪色,余热映初心”的服务理念,主动地融入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以实际作为为结对社区解决发展中遇到的法律难题、化解矛盾纠纷,努力为社区治理贡献了法院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