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银发典型

你的位置: 首页-银发典型

盐城市盐都区学富镇老科技服务队助力乡村振兴见实效

发布时间:2022-04-08    浏览量: 次    来源:盐城市盐都区委老干部局

近年来,盐城市盐都区学富镇老科技服务队围绕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常态化开展“银发生辉,助农兴农”工作,切实做到讲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指导农民干、帮助农民富,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结合专业优势,落实服务项目。根据每位老科技队员的专业特长分别确定服务项目和帮扶对象。在种植业上,实行结对挂钩帮扶。农艺师王正旺与白杨村种粮大户王爱干、三永村今日家庭农场结对挂钩帮扶。帮助改良小麦品种,更新稻麦纹枯病和麦锈病等病虫害防治用药种类,适期推广绿色防控,协助做好病虫害防治与农药减量工作。在养殖业上,实施精准细致帮扶。青年农民徐炳玉投资180多万元建起苏太猪场,兽医师孙安详上门讲述非洲猪瘟的教训,提出“封闭式管理”的要求,在引进猪种、采购饲料方面,传授技术、跟踪服务,效益有明显提高。在营销上,采取当面指导帮扶。老科技服务队队长刘干谋选定联河村有从事电商意愿的青年李永义,帮助建立了农产品销售电商平台,把本镇出产的优质农牧产品,通过电商平台向外地宣传推介。

加强联动协作,提升服务能力。在服务指导过程中,主动与盐都区“不老松”农业专家服务团联动协作,邀请服务团专家到学富镇建立工作站挂牌服务。根据季节、气候变化,定期举办农业科技讲座。碰到疑难杂症,区、镇科技人员共同攻关,帮助现场解决难题。学富镇过去从未有人搞过水稻、青蛙、水蛭混养,缺乏经验。区“不老松”农业专家服务团成员、原区水产站站长宋长太,专程来到田盛源家庭农场,与学富镇老科技一起,从考察农场所在地的自然环境、河道水体等基础条件入手,对照水稻、青蛙、水蛭混养对水质的要求,帮助农场改进用水方案,通过屯水、过滤等处理环节,确保水质达到水稻、青蛙、水蛭混养标准,为这个项目起步解决了一大难题。

注重典型示范,推广帮扶成果。学富镇老科技结对帮扶农民创业致富的典型事迹,在本地引起了普遍的好评,也吸引了周边有志青年农民前来参观学习。镇老科技服务队积极引导周边青年农民参与水稻、青蛙、水蛭种养项目。邻近的青年农民李永义与学富镇田盛源家庭农场签订合作协议,田盛源家庭农场实行三包,包种苗供应、包技术培训、包产品收购。李永义在家庭农场流转土地60亩,实施稻、蛙混养40亩,年纯收入达40多万元。2021年镇老科技服务队与田盛源家庭农场组织实施特种养殖联盟大行动,新发展水稻、青蛙立体种养800多亩,水蛭500多亩,引导更多的青年农民走上创业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