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银发典型

你的位置: 首页-银发典型

南京好市民朱利祥:18年坚守板报阵地,用粉笔记录时代变迁

发布时间:2022-12-26    浏览量: 次    来源:南京市秦淮区委老干部局

18年前,1块自制小黑板、几支粉笔,家住秦淮区夫子庙街道东水关社区的朱利祥老人在家门口编制起了“新闻看点黑板报”。今年,已83岁高龄的朱利祥老人依然坚守板报阵地,用手中的粉笔记录时代变迁,为社区居民描绘出广阔的学习天地。一路走来,朱利祥多次获得“南京好市民”、2022年全国“百姓学习之星”等荣誉称号。

朱老成了“朱总编”

自1999年从南京液压机械厂退休后,朱利祥坚持学习,不仅广泛学习健康保健、法律知识、风俗传统、地名故事、党建等知识,还自学了书法、绘画。2005年,朱老积极响应社区号召,主动提出要办板报,大家都很支持。

每天凌晨4点半,当整个街道还在半梦半醒中,朱利祥就已经起床“开工”了。他习惯先把当天报刊内容通读一遍,勾画出重要的内容,再进行精炼、剪贴、分类、构思、排版,用清晰娟秀的字体把大家最关心的内容写到黑板上。早晨6点半,“新闻看点黑板报”在楼栋门口准时与居民读者见面。

在居民的建议下,朱利祥又动手制作了几块黑板,板报的内容更加充实丰富。如今,在街道和社区的关心和帮助下,黑板报已发展到九个版面,朱老俨然成了大石坝街的“朱总编”,这个独特的学习阵地也成为了十里秦淮的一道美丽风景,吸引着居民和游客驻足观看、阅读学习。

坚守阵地十八年

“2005年开始出板报,今年是第18个年头了。”朱利祥感叹道,“18年来,我花了20000多个小时,编制了6000多期、40000多版黑板报,黑板从一开始的1块增加到现在的9块,栏目从原来的2个增加到现在的20多个。”

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学习需求,朱利祥征询居民意见,拟定板块主题。上至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典,下至民生民情、生活常识,他广泛学习,与时俱进,在《国家大事》《民生要闻》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每日新闻》《天气预报》《健康保健》《安全常识》《法律讲堂》等板块,将大家关心的问题写上黑板。

18年间,朱利祥始终坚守着这块学习阵地。“基本上朱老每天都会更新板报内容,他在生病住院时还念着他这些板报。”街道社区教育办公室的蒋老师介绍道。这两年来,为了留住城市记忆,朱利祥还研究起了《秦淮故事》《秦淮地名故事》板块,希望为大家讲好南京本地的故事。

服务初心永不变

很多人疑惑,是怎样的初心和志向让朱利祥坚持办板报至今?他解释道:“我想让周围的人都一起学习知识、丰富眼界,加上自己又能写一点、画一点,于是就办起这个黑板报!十几年前信息传播没有这么快,大家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有限,这几块小黑板赢得了不少‘回头率’。虽然现在科技发达了,但身边的这些老年朋友还是喜欢靠这几块小黑板掌握信息、了解知识!”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朱利祥赶紧调整板报计划,专门开辟了《疫情防控》栏目,提醒居民佩戴口罩、减少串门。“每天报纸送来了,老伴都会第一时间喊我,催我赶紧看看有没有疫情相关内容,好及时传递给大家。孙女在网上看到准确可靠的消息也会记录下来告诉我。”朱利祥表示,家里人都非常支持这项事业。“虽然我已经八十多岁了,但学海无涯、学无止境,只要是有益的事情,我都要坚持下去。能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带给大家,是我一直的追求,哪怕只有一个人读我的板报,我都要办下去!”

18年来,秦淮区大石坝街11号门前板报的规模和内容不断在变,不变的,是老人对学习的热忱和对这方学习阵地的坚守,83岁的朱利祥依旧行走在学习的道路上,在社区的一方天地中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他和板报的故事,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