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银发典型

你的位置: 首页-银发典型

在奉献中收获幸福与快乐——记泰州市姜堰区张甸镇退休干部谢兰芳

发布时间:2023-09-11    浏览量: 次    来源:泰州市姜堰区委老干部局

“血压、心率都正常,不过还是要注意多保重身体啊!”日前,谢兰芳到张甸镇张甸村10组看望七旬失独老人朱扣山夫妇,给他们检查身体。“谢谢你的关心,我们一定会积极面对生活。”朱扣山感动地说。

出生于1957年的谢兰芳是张甸镇一名普通退休干部,同时也是镇关工委“五老”志愿者、镇老区“三会”扶贫志愿者。她中等个头、皮肤白皙、轻声细语,显得尤为慈祥。只要提起她,村民们无不交口称赞。她曾先后被评为张甸镇优秀共产党员、“张甸好人”、姜堰区“最美老干部志愿者”和泰州市三八红旗手。

年过六旬考证为“民”不为“名”。谢兰芳退休后于2010年加入“银发生辉”志愿者队伍,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她重新拾起书本开始刻苦攻读中医药学。2020年10月,十年的坚持终于开花结果,年过六旬的她以优异成绩通过全国职业资格中药师考试,拿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药师资格证书,这让她服务群众的脚步越走越坚实。张甸村6组92岁的退伍老兵杨永宝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如今因年事已高,行动不便。谢兰芳打心眼里崇敬这位老战士,经常上门为他检查身体,量血压、听心率、指导用药……一个冬日,梅垛村的朱老汉到镇上看病、买药,身体虚弱加之又冷又饿,实在走不动路了,谢兰芳恰巧遇到,搀扶老人到街边小店吃了一碗馄饨,然后自掏腰包打车将老人送回家。多年来,谢兰芳就是这样不计回报、主动帮助身边群众排忧解难,赢得了大家的金口碑。

给身边“三失”老人更多关爱。“三失”老人是谢兰芳重点关注的对象,她经常带着牛奶等礼品前去看望,陪老人拉家常,增强老人对未来生活的信心。逢年过节,她还把一些老人接到自己家里吃饭,让他们倍感温暖。2021年11月23日是张甸镇张甸村7组失独老人李开诚80虚岁生日,谢兰芳特意购买了生日蛋糕和牛奶,组织志愿者一起给老人过生日。李开诚非常感动,流着泪说:“活这么大岁数,这是我第一次过生日。”朱顾村70多岁的失独老人朱洪桂夫妇靠种菜维生。今年初,朱洪桂做了食道癌手术,谢兰芳不仅送去200元慰问金,还帮他们夫妇以及小孙女缴纳了本年度的农村合作医疗费用。8月8日,谢兰芳听说朱洪桂的老伴不慎摔伤住院治疗,眼看蔬菜就要烂在田里,老两口十分着急。她马上四处奔走联系商超,帮助销售积压的蔬菜。

关心困境学子“手拉手”结对。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希望,谢兰芳对困境学子倍加关怀。对于“双特”学生,谢兰芳总是慷慨资助,关心他们的物质生活,同时想方设法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甸头村小刘家庭贫困,父亲常年患病,母亲改嫁,她在完成学业的同时肩负着沉重的家务劳动。谢兰芳和杨桂芳等志愿者与小刘“手拉手”结对,不仅掏钱资助,还帮她联系有关部门争取助学金。2021年,小刘考取姜堰二中后向谢兰芳报喜。当时正处在新冠肺炎疫情散发期间,谢兰芳给小刘购买了100只口罩。小刘接过口罩,眼含热泪脱口而出:“奶奶,让我抱抱你!”谢兰芳伸出双手将小刘亲热地搂在怀里,这一幕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谢兰芳还每年资助小彭村特困学生小夏1000元。去年小夏顺利考取姜堰二中,谢兰芳送上1000元红包,鼓励他继续勤奋学习、积极上进。谢兰芳对小刘和小夏视如己出,经常通过微信或到学校和他们谈心,周末带着逛公园、去餐馆,鼓励他们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在谢兰芳关爱下,目前小刘、小夏的学习成绩均名列前茅。

让“乐于助人”成为良好家风。“与人为善、乐于助人”这是谢兰芳通过言传身教形成的良好家风。她的善举影响着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得到全家的理解和支持。丈夫朱春喜是一名退休教师,尽可能包揽家里家外的大小事务,还经常陪伴谢兰芳参加志愿服务。他是谢兰芳投身志愿服务的坚强后盾,让她没有任何后顾之忧。他们的儿子定居北京,一家三口主动参与各类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积极为社区建设奉献力量。暑假期间,谢兰芳带着刚考上大学的孙子朱睿成去看望退伍老兵杨永宝,听老人讲抗美援朝的故事。祖孙俩还一起慰问了朱扣山等失独老人,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张甸镇离退休干部党总支书记肖庆生对谢兰芳赞不绝口:“她没有叱咤风云的壮举、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然而,她的一副热心肠和为群众办的一件件好事,让大家觉得共产党员就应该像她这个样子。”

“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我。始终保持感恩之心和激情,在奉献中收获幸福与快乐,这是我的生活目标。”谢兰芳说,要趁着身体还硬朗,尽己所能多作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