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7-15 浏览量: 次 来源:
梁溪区现有离休干部309人。无锡市梁溪区委老干部局针对服务对象多、工作人员少的突出矛盾,积极探索“网格化+专职社工”管理模式,不断织密离休干部亲情服务网,努力提升老同志获得感幸福感。
一、聘用专职化社工,不断提升离休干部服务管理专业能力。扎实开展亲情化、个性化、精准化服务,努力实现新时期离休干部服务管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一是聘用专职化社工。专门聘用4至6名社工,长期开展走访慰问、住院探望、矛盾调解等日常服务工作。专职社工一般年龄都在40岁以上,他们工作经验丰富,家庭生活稳定,处事耐心细致,沟通交流顺畅,有利于长期服务离休干部。专职社工大多是党员,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能担负起开展送学上门、思想引导、宣传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等政治责任。二是提升专业化能力。离休干部管理服务不仅是嘘寒问暖,还要做好党和政府方针政策解读、思想政治引导、矛盾纠纷调解以及法律咨询等工作。及时组织学习上级关于离休干部的方针政策,加强日常服务经验交流,不断提升专职社工的业务能力。成立“赵大松工作室”,聘请律师和调解人员,提供社会化专业服务。三是开展亲情化服务。专职社工数年如一日长期服务离休干部,与离休干部建立起了很深的感情,离休干部把他们当亲人、当家人。专职社工与离休干部联系交流不断线,对离休干部的家庭情况、身体状况、思想动态能够同步了解,有利于及时做好针对性服务。据统计,2016年调解家庭矛盾25起,协助签订遗嘱3份;2017年调解家庭矛盾28起,协助签订遗嘱2份;2018年解决家庭困难20起,调解矛盾纠纷54起,协助签订遗嘱2份;2019年解决家庭困难32起,调解矛盾纠纷43起,帮助签订遗嘱3份。无论大事小事、份内份外,离休干部的难题都有人管有人办,许多离休干部说老干部局是他们的娘家,专职社工是他们娘家人,他们晚年生活有这个“靠山”,很幸福。
二、开展网格化服务,不断提高离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效能。开展网格化服务管理,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提高工作效能。一是合理划分网格。综合考虑离休干部居住的区域和数量,适当划分网格,每个网格内的离休干部有50至70人,每个网格配备1名专职社工。与老同志建立起信任感较为困难,因此不轻易更换社工。二是细化责任清单。加强对每个网格的专职社工进行培训和管理,一人一表,做到4个明确:即明确服务范围、服务对象、服务要求、服务标准。专职社工经常性挨家挨户上门与老同志拉拉家常、解读政策、了解社区和家庭医生服务情况,同时开展送学上门工作,并记好“民情日记”。每次走访慰问与离休干部交流不少于30分钟,避免“快进快出”、“蜻蜓点水式”的形式主义。三是做好动态管理。离休干部的居住地经常调整,网格内做好信息收集,网格间加强信息交换,以便离休干部及时得到居住地社区服务,做好报纸、杂志等学习材料投送等工作。
三、加强规范化建设,不断完善离休干部服务管理制度体系。不断总结上门走访、住院探望等工作经验,着力加强离休干部服务管理制度建设。一是完善工作制度。制定和完善了《走访慰问制度》《生病住院探望规定》《长住养老院探望规定》《专职社工管理办法》等20多项规章制度,并汇编成册,力求做到职责明确、服务规范、工作有序。二是量化服务标准。要求与离休干部每周电话联系,每季度上门走访,住院即时探望,有困难随时慰问,对健康欠佳的重点人群,每月甚至每周都上门探望,实现了日常服务管理工作的量化和标准化。离休干部出现突发性身体、思想、家庭等异常情况及时汇报。三是加强检查考核。每周专职社工通报网格内离休干部走访慰问情况,排查、汇总离休干部及家庭的困难和矛盾,便于进一步开展针对性个性化服务。每年年中和年底,通过局领导走访慰问时听取意见,以及随机邀请离休干部对专职社工服务进行评分,作为专职社工的考核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