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9-25 浏览量: 次 来源:
近年来,苏州市吴江区积极适应新时代老干部工作新形势、新要求,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注重合力共为,抓住机制、阵地、队伍以及作用发挥等重要环节和要素,积极探索有效途径,深化“六有一提升”工程,推动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探索机制路径,着力形成工作合力
着眼于新时代离退休干部“三项建设”,探索有效机制和路径,形成工作合力。一是开展星级评定。把“六有一提升”目标要求,细化为21项“易学好懂”具体细则,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开展星级评定工作。通过对照推进、对表评分、确定星级等次,规范化推进“六有一提升”落地落实。“星级评定”找准工作契合点,充分调动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主管部门的积极性,突破“抓一头”“一头热”困局,形成“主导、主管、主体”推进工作“三合力”。二是加强服务培训。坚持试点先行,先后选择基础条件好的区卫健委、区公安局、平望二支部等单位,加强服务与指导,建成一批样板。在此基础上,通过举办书记培训班、开展学习交流会等方式,推广好的做法和经验,学有方向,做有目标,形成比学赶超良好氛围。三是分批有序推进。按照“自评申报—现场评分—定级授牌”程序,开展三批次星级评定工作,共有45家单位获评“星级支部”,4家单位因机构改革正抓紧推进,力争2020年底实现“六有一提升”全覆盖。
二、强化阵地支撑,着力夯实工作基础
坚持党建工作有形化、阵地化,努力把离退休干部党建阵地建成学习教育的“政治高地”、陶冶生活的“活动阵地”、发挥作用的“能量基地”。一是挖掘资源,实现一个“有”字。加强与主管单位协调沟通,充分挖掘运用资源,以腾建、扩建和翻新等形式,完善阵地设施建设,实现一个“有”字,即“星级”支部都建有“老书记工作室”“银发志愿者工作室”“党员学习室”等场所,做到基本功能完备、主体特色明显、党性氛围浓厚。二是借势而为,力争一个“优”字。各地各部门把离退休干部党建纳入“大党建”格局之中,推动离退休干部党建阵地彰显一个“优”字。如平望镇二支部、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农业农村局等单位,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凸显“一体化”优势,即“一体化打造阵地、一体化提升功能,一体化开展活动”。区公安局阵地建设突出“四个高”特色,即“领导重视期望高、设施设备档次高、落实要求标准高、党员参与热情高”。三是共建共享,体现一个“活”字。针对机关单位离退休干部人数相对较少,又无法解决相应党建阵地的问题,借助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党群阵地,开展学习教育,组织各类活动,发挥阵地作用,实现资源共享、党建共建。
三、突出队伍建设,着力推进工作联动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把握“关键少数”与“绝大多数”,“传统阵地”与“网络阵地”,“外请师资”与“内聘讲师”关系,开展各类学习教育活动。一是抓好老支书“领头雁”队伍。落实和定期发放老书记工作补助;每年组织一次集中培训,举办两期主题党课;免费赠订《银潮》、《大江南北》、《党的生活》等党刊党报,运用好“老支书”、“正能量”等“微信课堂”,做好学习教育服务保障,带动各支部开展学习教育活动。二是借力助理员“勤务兵”队伍。配齐、建起书记助理员队伍,并发挥其在组织学习教育、开展主题活动、台账资料整理等的服务保障作用。比如,在如何“关注公众号”,如何“参与在线学习”,如何“截屏反馈”等方面,当好服务员,做好勤务兵,带动老同志运用网络阵地进行学习教育。三是盘活银龄工作站“联盟军”队伍。由关工委、老龄协会、老年大学、老年学学会、常青爱心帮困会等10家单位,组成“党建联盟”——区域化银龄党建工作站,积极盘活资源,长期聘请“讲师团成员”,广泛开展共育新人、文化文艺、健康知识等“送学、送教”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彰显强劲活力。
四、聚焦作用发挥,着力体现工作价值
牢牢把握老干部工作价值取向,聚焦作用发挥,激励老干部发挥余热、体现价值。一是以先进典型引领核心价值。2020年底,吴江常青爱心帮困会党支部获评全国“先进集体”。爱心帮困会由原四套班子老领导于2003年创办,通过筹资金、办实体、闯市场,用经营所得参加“扶贫、助学、帮困、救灾”等社会公益活动,到目前共助学555万元,扶贫820万元,救灾127.7万元。老领导群体自觉践行“在位不可负众望,离任岂能无忧民”初心情怀,为广大离退休干部确立价值坐标、树立了学习榜样。二是以载体项目吸引主体参与。每年根据形势任务开展主题系列教育实践活动,2020年的主题是“助力火红年代”。举办“我身边的小康”巡讲活动,邀请老干部讲“自己的故事”、“身边的故事”、“发展的故事”,共举办4场,有近300人参加;开展“诗书画影”正能量活动,先后举办“晚霞?朝晖映丹心”书画摄影作品公益巡展和长三角老干部工作联盟抗疫作品联展,“吴越同舟”青吴嘉三地摄影作品联展,共计30多名老干部老同志参与创作,吸引近1000人参与观展;开展“送学到支部(社区)”活动,每年参与均在1000人次以上。组织红色公益活动,开展“行走太浦河,家风传美德”宣传活动,慰问抗日老战士等,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三是以志愿实践助力社会发展。各支部根据实际积极开展各类志愿实践活动,如组织党员参与社区微治理,开办理论早读课,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援建爱心书屋等。特别是在疫情防控中,广大离退休干部力所能及地参与疫情防控,自发捐款达112.5余万元,用实际行动体现了为民初心、人间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