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党建工作

你的位置: 首页-离退休干部党建-党建工作

泰州市医药高新区(高港区)打造“银龄说”微讲堂融入基层党建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2-09-02    浏览量: 次    来源:泰州市医药高新区党工委(高港区委)老干部局

为扎实推进老干部工作创新创优,打造一批站得住、叫得响、可学习、可复制的项目品牌,泰州市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创新工作思路、拓展活动形式,结合“喜迎二十大”主题,充分运用老同志“能说善讲”优势,开设“银龄说”微讲堂,擦亮“两高”地区特色名片,力求用小举措,撬动“党建+”效能大提升。

注重统筹谋划,健全机制体制,搭建“银龄说”微讲堂。建立由上而下、协同高效的工作专班,由区委组织部抓总,老干部局具体负责,协调镇街组织系统力量,层层抓落实。在全区76个老干部党支部及部分涉老团体中开展摸底调研,制定下发《医药高新区(高港区)“银龄说”微讲堂活动的实施方案》,明确职责任务、时间安排和工作要求。构建以工委指导、街道领导、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主体、老党员参与的“四级”组织体系,推动“银龄说”微讲堂与加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有机结合。加强与教育、卫健、农业农村、政法等部门以及关工委、老科协等涉老团体沟通联系,搭载宣传部“海韵学社”等各条线的现有平台,在人员、经费、物资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各镇街党委、区级机关职能部门积极协助,形成上下齐抓共管的长效工作机制,在全区迅速掀起“银龄说”微讲堂的实施热潮,让“银龄说”微讲堂在不同群体中释放红色动能。

突出党建引领,强化组织凝聚,助力“银龄说”微行动。融合推动“党建+银发生辉”工程,在人民海军诞生地白马镇开设“银龄说”微讲堂试点,在全区范围内组建10余支“银龄说”宣讲团,带动100余名老干部到农村、社区、学校、企业,用“大白话”“方言”宣讲80余场次。融合推动“1+2”功能型党组织建设,实行“党委点单,支部派单”模式,定期开展“赋能提质”培训会,向老同志们传达通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面向讲师和受众广泛发起调查问卷,做到“缺什么、补什么”。明确“1+X”活动阵地,将老干部党支部作为主阵地,依托教育基地、生态农场、百姓大舞台等地方“名片”作为分场地,组织老同志们在实境场景中谈感触、说体会。

增强特色标识,发挥优势作用,打造“银龄说”微品牌。围绕党性教育、知识科普、基层治理、新人培育等内容,因地制宜打造“名人”“名嘴”“名师”三个系列课堂,推动实现“微讲堂、高成效”。邀请抗日老兵、白马镇农业达人等“名人”走进红色教育基地分享亲身经历、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稻田养鸭项目。“名嘴”鼓儿书传人范正德以说唱形式,推动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银龄”群体化身政策宣传“大喇叭”,助力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米”。老校长章庆生、第一书记徐勤生等“名师”云集,非遗文化教学、先进乡村游学、村集体经济增收和“吾论如何”成长等好课荟萃。目前,“银龄说”面向240多名年轻干部、500多名中小学生、300多名群众,开展各类宣讲50余场次,带去60多条农村工作经验,基层理论宣讲品牌效应不断扩大,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格局。

聚焦中心大局,扩大社会效应,提升“银龄说”微形象。以点带面,争创一地一品。通过参观走访、专题介绍等形式,建立“一街道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的离退休干部工作品牌。紧贴实际,催生叠加效应。将创新项目与年度工作重点结合起来,如:以多种形式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发动“银龄”讲师在社团协会中上好党课,扎实推进“1+2”组织模式等。总结提升,促进比学赶超。借助人工智能、 5G等科技手段,建设“互联网+党建+服务+活动+宣传+管理”信息化平台,彰显离退休干部发挥优势作用的成果。借助各类会议、培训等契机,进行总结、提炼、推广,扩大微讲堂的覆盖率、影响力,在全区营造比学赶超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