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28 浏览量: 次 来源:苏州市吴中区委老干部局
苏州市吴中区郭巷街道深入推进离退休干部“银发生辉”工程,依托实际,成立老干部(老书记)工作室,发挥老书记、老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老干部志愿服务不断向深拓展、向外延伸。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在郭巷街道,“老”书记们正迸发着“新”活力。
“燃烧”在一线 “服务”在一线
为充分发挥退休干部党员在网格事务、社区服务建设、党建指导、调解纠纷等方面的优势,黄潦泾社区成立“辉黄”老干部工作室。根据辖区内老干部、老党员的身体状况和专业特长,推出网格巡视、便民服务、政策宣传、矛盾调解等4项便民服务。
袁阿妹是黄潦泾社区管辖的安置小区网格员,社区要发布体检通知了,袁阿妹同志会第一时间把通知书发到居民手中;老百姓对政策有些不理解了,会先问问袁阿妹同志。像袁阿妹这样的网格老干部,“辉黄”老干部工作室还有5名,他们在基层人头熟、情况熟,许多棘手工作由他们出手,就能水到渠成、顺利解决。
陆福姐同志是原黄潦村的妇女主任,还是一名乡村医生,她每周四为社区老人、新就业新业态人群提供免费的量血压、测血糖服务。陆福姐说:“能为群众做一些有利的事情,我的退休生活很有意义。”
原通桥村老书记今年82岁了,仍然十分关心社区建设,社区的年轻干部在推进工作过程中碰到“疙瘩”了,总会问问老书记,听听老书记的意见和建议,有时碰到群众不理解的时候,老书记会帮助年轻干部一起做群众的思想工作。
因为有了这些老干部一如既往地扑下身,继续“燃烧”在一线,才能团结、凝聚更多的社区党员与社会力量,共同绘好社区治理同心圆。
变化解为预防 变被动为主动
金色夕阳老干部工作室成立于2019年,成员由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具有一定调解能力的退休老干部、老党员组成,他们善做思想工作,注重讲话的方式方法,体贴群众的心理需求,于细微处倾听真情,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社区启动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由于需要拆除大量违建,推进过程并不顺利,工作室成员们在了解情况后,纷纷主动请缨投身一线,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让政策的传达更加通俗易懂,也让居民的需求表达更加清晰明了,沟通效率提升了不少,后期小区的拆违工作也得以顺利进行。
自2019年成立以来,工作室始终以“早”准备、“快”处理、“活”措施、“细”工作、“诚”态度的工作方法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化解矛盾纠纷。
依托国泰社区党群议事厅,针对群众的呼声诉求常态化开展党群联络会议,充分发挥老干部、老党员在民主议事中的主体作用,用实际行动践行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工作理念,将基层治理关口进一步提前,努力做到矛盾纠纷“变化解为预防”,群众工作“变被动为主动”,为建设文明和谐新社区贡献力量。
绘就治理“同心圆” 群众生活“称心图”
双湾锦园社区锦银龄工作室是由社区退休干部牵头,联系组织辖区内老干部组成的一支银发志愿队伍,工作室在党建引领下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思想新方法,秉承“退休不褪色,服务为大家”的理念,在基层治理和改善民生保障等方面持续发光发热,为社区贡献银发力量。
工作室在社区内定期召开民主协商联席会议,邀请小区物业、业委会、社区等多方主体参与,收集梳理居民急难愁盼问题,量身定制居民“需求清单”,通过集体讨论协商的形式,共同解决小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同时,为了服务更加全面周到,工作室成员经常通过“扫楼”、入户调研、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线上线下多途径扩大调查样本容量,从而更深入精准地了解居民实际的所需所想。
为了增强居民自治意识,推动治理重心下移,锦银龄工作室还联合党员网格、志愿网格、联动网格一同行动,共同织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区综合治理网络,共同绘就社区治理“同心圆”、群众生活“称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