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4-30 浏览量: 次 来源:无锡市委老干部局
无锡市委老干部局、离退休干部工委认真贯彻落实省局《关于加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三支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精神,以省局赋予“三支队伍”建设试点任务为契机,着力优化队伍结构、细化制度建设、强化队伍素质、深化队伍管理,以骨干力量强推动离退休干部党建各项任务落细落实、取得实效。
强队伍,下好力量配备“一盘棋”
准确把握“三支队伍”角色定位,优化选人用人导向,采取选举与指派并举,建立健全人员选配机制,从源头上选优配强“三支队伍”。全面推行领导班子退休或退居干部党员担任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明确75周岁以上的一般不再担任支部书记;建立由担任过领导班子成员的退休或退居干部党员组成的支部书记后备库,实施“一支部一后备书记”培育计划;结合落实干部荣誉退休制度,做好支部书记后备人选培育工作。在老干部工作专兼职干部党员、优秀年轻干部党员、社区党建工作专职干部党员、涉老协会社团主管单位专职干部党员中,选派“熟悉老干部工作、熟悉老同志情况、熟悉党建工作业务”的在职党员担任支部联络员,推行联络员担任支部副书记或委员协助支部书记开展工作。坚持以“政治过硬、业务过硬、作风过硬”为标准,从组织人事、党建工作部门提拔或选配各级离退休干部党工委书记、副书记,从年轻干部队伍中配备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人员。目前,全市有288名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担任过领导班子成员,平均年龄从2021年统计的79岁下降到67岁,支部书记队伍整体实现年轻化,能力素质实现整体提升;全市单独建立的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均配备联络员,50%的联络员指派担任支部副书记;7个市(县)区全部配齐离退休干部工委副书记,党建党务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和知识层次全面优化提升。
强机制,织密制度建设“一张网”
建立完善制度机制,为建设过硬队伍提供坚强制度保证和严密组织体系。制定出台《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试行)》,建立健全换届选配、教育培训、管理监督、激励保障等全链条管理机制;制定印发《关于全面建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工作联络员制度的通知》,明确联络员的选派范围、选派条件、联络方式和任务清单等,以“清单式”推动联络员工作落实;以落实中办31号文为契机,出台《实施方案》,全面推动落实离退休干部党工委书记“双述职”制度、离退休干部支部书记向党员大会和上级党组织述职制度和支部联络员向支部委员会述职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支部书记、副书记和委员工作补贴制度;结合无锡实际,制定出台《关于加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三支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
强素质,上好能力提升“必修课”
大力实施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队伍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坚持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教育培训的根本要求,多措并举育强“三支队伍”。把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教育培训纳入各级组织部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和各级党校主体班次培训,市委老干部局、离退休干部工委坚持连续34年举办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示范培训班,各市(县)区分层开展集中培训,实现市、市(县)区两级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队伍分级培训全覆盖。坚持每年举办市、市(县)区两级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联络员培训班、召开全市老干部局(处)长暨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联络员会议、组织党务干部开展离退休干部党建调研学习活动、举办“青年研习小组思想汇”、开展创新提能行动等,多渠道强化理论武装、提高履职能力。建立片组工作制度,将市直机关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划分为9个片组,定期开展支部工作交流;构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片组+顾问团指导员+联络员”工作模式,围绕工作堵点、难点,通过“银青结对”、专家指导、业务研讨等形式,加强实践锻炼;开展“支部亮品牌、书记亮绝活”党建特色工作创建,总结提炼一批可借鉴、可复制支部书记工作法。
强督导,拧紧考核激励“全链条”
坚持严教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为党建工作队伍创造良好工作环境,保护调动工作积极性。强化考核督导,将党建队伍履职情况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内容,定期进行考核评价;结合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省委《实施意见》和市委《实施方案》自查自纠,加强对各地各单位督促指导,确保文件精神落地见效;认真贯彻落实党支部按期换届“双提醒”督促机制,推动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提档升级。强化激励关爱,按照党支部书记每月不低于300元、支部副书记和委员不高于支部书记标准落实工作补贴,激励支部委员积极协助党支部书记做好工作;建立走访慰问制度,把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书记纳入重要纪念日、重大庆典和重阳节、元旦、春节等期间走访慰问对象;根据工作需要,各级组织部门每年划拨一定数量的党费,鼓励支持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开展工作。强化示范引领,大力开展“六好”离退休干部示范党支部、“四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四好”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联络员、优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片组长推选活动,组织先进典型经验交流;编印《锡城银辉》《锡阳正红》等先进典型汇编,在各级各类媒介开设专栏,多层次、多角度宣扬典型事迹,提高传播声量,积极营造感恩奋进、实干担当、崇尚先进、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