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党建工作

你的位置: 首页-离退休干部党建-党建工作

南通启东:以“1234”工作法抓实流入老党员管理

发布时间:2025-03-11    浏览量: 次    来源:启东市委老干部局

为切实加强流动离退休干部党员精细化、规范化管理,启东市委老干部局以流入离退休干部党员管理为抓手,大力实施“银雁向海”工程,让广大流入老党员变“候鸟”为“留鸟”,“流入”为“融入”。

一、用“两张卡片”把好党员排查关,解决“管好谁”的问题

一是制作流动老党员个人信息卡。将信息卡作为流动党员活动证的有益补充,立足信息全、易携带标准,全面加强老党员个人信息卡制作推广。以市级离退休干部党员之家、党群服务中心为窗口,设立流动党员报到点,提供组织关系办理一站式服务。成立排查工作组,组织网格员联动社区民警、物业等力量,集中开展入户访查、电话核实等,确保流动老党员初筛核查到位、信息填报到位。二是制作党组织双向联络卡。联络卡突出及时性、便捷性,明确流出地和流入地双方的党组织名称、组织负责人、党员联络人、联络方式等信息。增加线上联络卡,及时将流动党员的去向动态、活动开展、作用发挥等内容更新到位。增设结对模块,由双方党组织领导、双方联络员、流动党员进行结对共建,形成“流入+流出”横向沟通、“组织+党员”纵向联系的联络格局。

二、用“三张清单”把好责任认领关,解决“谁来管”的问题

一是明确流入地服务清单。社区党组织发挥轴心作用,联动老干部局、涉老协会等,聚焦流动老党员衣食住行方面的急难愁盼,为其提供“定制化”服务清单。建立爱心就医窗口,探索提供“就医绿色通道”“健康服务延伸”等项目。依托辖区内爱心企业、公共单位食堂,打造流动老党员暖心就餐点。针对高龄、体弱、失独等困难流动老党员,探索推出送医、送药、送饭、送温暖“四送”服务。二是明确流入地责任清单。认真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及时将流动老党员编入本地基层党组织,协助流出地党组织做好日常管理,组织流入老党员就近就便参加组织生活。强化组织功能,配合流出地党组织成立流动党组织,方便两地双向共管。动态更新《流动党员活动证》和“两张卡片”,与流出地党组织保持常态化联系。三是明确流入老党员活动清单。制定年度活动计划,要求流入老党员主动对接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如实汇报个人信息、动态情况;主动到流入地党组织报到,完成信息登记;主动向流出地党组织汇报在外情况;主动参加流入地党组织的学习交流活动;主动参加所在党组织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积极参加流入地党组织的座谈会议;踊跃加入政策宣讲、社区治理等志愿服务活动。

三、用“四项机制”把好日常管理关,解决“怎么管”的问题

一是完善“线上+线下”学习教育机制。搭建流入老党员微信群,定期宣传党的政策理论、城市发展动态,实时公布民生服务事项、志愿活动计划等。利用银领云党校、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为流入老党员推送网络课程,定期举办线上研讨、直播连线,引导老党员实现碎片化“掌上”学习。利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成立“流动党员服务驿站”,规范设置“一厅三室”功能区域,解决老党员“人生地不熟”的情况。二是完善“流入+流出”双向共管机制。建立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组织共建、党员共管、信息共享、工作共商、活动共抓”的协作管理制度。在流动党员较为集中且流出地相对一致的区域,双方党组织签订双向共管协议,将流出地党组织委托事项和流入地党组织服务事项列入协议内容。在流出地、流入地街道、社区“双边两级”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共同商定流动党员管理目标、方式方法等,落实协作共管措施。三是“聚能+释能”工作联动机制。吸纳流入老党员加入本地老干部志愿服务团队、银发人才库,探索为其搭建老党员工作室、银发人才工作站等,引导其常态化助力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向流入老党员开放网格员、业委会成员等岗位,让治理对象成为治理主体。鼓励流入老党员在本地企业、商会、协会等组织中任职,提升融入感和责任感。四是完善“激励+约束”奖优罚劣机制。结合民主评议党员,采取“日常积分+年终积分”的方式,对流动老党员进行评星定级。强化结果运用,将流动老党员、党组织纳入“最美老干部”“最佳志愿服务团队”评先对象,实现与本地老党员同表彰。加强宣传报道,注重挖掘流入老党员典型,营造争先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