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党建工作

你的位置: 首页-离退休干部党建-党建工作

扬州:打好离退休干部党员队伍建设“组合拳”

发布时间:2025-07-22    浏览量: 次    来源:扬州市委老干部局

扬州市全面贯彻省、市关于党员队伍建设的相关部署和要求,积极探索推进离退休干部党员队伍建设的新路径新方法,以“三个聚焦”打好离退休干部党员队伍建设“组合拳”。

聚焦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

突出主题主线。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课、必修课,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续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宗旨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创新方式方法。坚持线上线下融合,完善扬州老干部“一网通”服务平台,开设“思政微课堂”,组织收听收看全国全省离退休干部网上专题报告会;坚持研学云学送学相结合,开展专题授课、座谈交流、主题征文、红色观影、参观见学等,增强学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建强学习阵地。加强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干部(老年)大学等主阵地建设,优化场室设置、配备必要设施,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发挥支部堡垒作用,强化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把理论学习作为首要任务抓实抓好;加强“三支队伍”建设,提升基层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组织学习和思想引领能力。

聚焦分级分类,提升管理精度

强化责任落实。全面落实“党委主责、支部主抓、党员主体”工作机制,把离退休干部党员纳入各地各单位党的建设决策部署,压实各级党委(党组)主体责任,明确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具体责任;选优配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建立后备书记库)、党建工作党务干部和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联络员。优化组织设置。结合各地各单位实际以及离退休干部党员的身体、年龄和居住地分布情况,以单建、合建等方式,建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党小组;按照“一方隶属、多重管理”的模式,全力推行离退休干部原单位加社区、社团“1+2”组织模式,探索“党建+项目”“党建+乡贤”“党建+集中居住地”等组织设置模式,灵活设置临时性党组织,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感染力。科学分类管理。发挥“头雁型”党员示范效应,培育省、市“六好”离退休干部示范党支部106个,邀请“六好”离退休干部示范党支部书记代表进课堂,开展“支部工作我来谈”,营造争先创优、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鼓励“活跃型”党员到居住地所属社区(村)报到,亮身份、作表率,依托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干部(老年)大学、老干部党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打造共享阵地,引导党员就近就便参加组织生活和志愿服务,确保活动经常性和吸引力。针对全市164名离退休干部“流动型”党员,印发工作提示,动态管理名册,建立健全离退休干部流动党员双向共管机制,通过“云端”送学和线上沟通,确保“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针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关爱型”党员,聚焦“急难愁盼”问题,着力加强思想关怀和精神慰藉,常态化开展走访慰问和送学上门,让老同志始终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聚焦示范带动,激发银发动能

把组织离退休干部党员发挥作用作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扣中心、服务大局,引导离退休干部党员为“好地方”扬州高质量发展献智出力。体系化搭建平台载体。完善全市离退休干部“1+8+N”志愿服务体系和涵盖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四级银发人才服务体系。大力推进老党员工作室、银发人才服务基地(站、点)的培育发展和规范运行,依托“家门口”的各类平台载体组织引导老党员发挥自身优势特长,回应群众诉求。多元化壮大服务主体。以单位推荐与社会招募相结合,广泛吸纳有志愿意愿和奉献精神的老同志加入志愿服务队;完善市银发人才库服务管理系统,全市遴选有专业特长的老同志加入银发人才,实现“一库通管、动态更新”;邀请62名省管退休干部组建高端智库、50名市管退休干部成立银发导师团。各类服务主体采取“申办+领办”“单办+联办”等方式,常态化开展预约式、组团式、结对式、订单式志愿服务。品牌化打造服务项目。结合党委政府所需、基层群众所盼和离退休干部党员所能,常态化开展“银青结对·牵手同行”“助力微网格 增添正能量”“党课开讲啦”“银发宣讲进基层”等特色活动,打造工作亮点,培育和创建一批有影响力的老干部发挥作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