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六有一提升”工程

你的位置: 首页-离退休干部党建-“六有一提升”工程

海安市创新开展“五联五共”社区离退休干部融合党建工作

发布时间:2020-08-04    浏览量: 次    来源: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 (省地方金融管理局)

近年来,海安市根据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紧贴实际深入思考,对新时期老干部党建工作进行了探索,形成了“组织联建共谋、阵地联创共用、活动联办共抓、党员联抓共管、保障联促共享”的“五联五共”党建工作模式,有效推动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融入城市社区党建。今年5月份,结合区街分设改革,对开发区、高新区新成立的7个街道离退休干部党组织设置进行指导,重新组建社区老干部党支部21个。目前该市按照融合式党建要求,共建有社区老干部党支部36个,教育管理居住在社区的离退休干部党员近3000名。

一是坚持组织联建共谋,构建一体化格局。把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纳入社区党组织管理服务范畴,在社区大党委(党总支)的领导下,与社区社会党组织、非公企业党组织等一体化开展党的活动,统筹推进党建工作,明确党建考核内容,细化推进举措,落实目标责任。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与所属社区党组织互派党建联络员,严格落实离退休干部党员到居住地党组织报到登记制度,逐户走访,摸清底数,建立完善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员信息库,采取建制与非建制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健全离退休干部党组织,构建形成“社区党委(党总支)→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离退休干部党员中心户”四级管理体系,促进工作开展。

二是坚持阵地联创共用,打造立体式平台。树立学习活动阵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观念,整合社区公共资源,以“有学习场地、有电教设备、有图书资料、有专人服务”为目标,充分利用社区各类学习活动空间和场地,建好支部书记工作室、红枫志愿服务站、离退休干部党员之家等一批有温度、有色彩、有情怀的老干部活动阵地。延伸活动空间,将活动阵地建到党小组长和党员家中,对社区年老体弱、行动不方便的老干部党员,采取定期家访,送学习材料上门等形式,实现教育管理全覆盖。

三是坚持活动联办共抓,增添多元化动力。结合各类节庆和重大纪念活动,联合开展丰富多彩的党日活动和文体活动,激发老干部参加社区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如:开展“畅谈奔小康,助推双胜利”“我看脱贫攻坚新成就”等主题活动。扎实开展老少共建、党建带团建等活动,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班子成员与社区青年干部牵手结对,帮助他们成长成才。设立“老干部红枫志愿服务站”,引导老同志在社区争当“六大员”(基层党建指导员、政策理论宣传员、文明实践引导员、社情民意信息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社区服务管理员),老同志就地就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服务社区群众、化解邻里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创建文明城市。通过支部搭台、党员唱戏,实现了社区受益、群众满意,使每一名离退休干部党员都成为飘扬在社区的一面旗帜。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老干部党员在防控点查控、宣传疫情知识、引导复工复产复学,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四是坚持党员联抓共管,打造高质量队伍。在教育管理对象上,将离退休干部党员纳入支部正常管理,年初开展一次摸排统计工作,尤其是做好外来流动老干部党员的登记,做到一个都不能少。在教育管理内容上,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作为首要任务,组织老同志学习政治理论和科学知识,引导他们紧跟时代步伐。在教育管理方式上,通过“五必访”(重要节日必访、重大疾病必访、遇到困难必访、思想波动必访、弥留去世必访)、党员谈心谈话、党小组学习交流等方式,了解掌握党员思想动态,帮助解决困难;年底将支部党员在社区参加学习活动、发挥作用情况书面反馈给原单位,让原单位全面掌握党员在社区学习活动情况。

五是坚持保障联促共享,建立规范化机制。建立由组织部、老干部局、区镇、街道党(工)委组成的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市级层面的统筹谋划。健全完善原单位、街道、社区和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等共同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通报有关情况,协调解决问题。落实服务保障措施,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党费返还、单位赞助、社会支持为辅的工作经费保障体系,为支部开展活动创造条件。定期组织老干部支部书记轮训,通过专题学习、座谈交流、以会代训等形式加强学习培训,不断提升支部工作水平。通过推进“五联五共”融合党建,进一步丰富了城市社区党建的内涵,激发了城市社区党建的活力,推动了城市社区治理创新,提升了离退休干部生活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