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2-23 浏览量: 次 来源:泰兴市委老干部局
近日,泰兴市委老干部局在老年大学举行了老干部学习党的二十大知识竞答暨新春游艺活动,吸引了众多老年大学学员及老干部参加。这是学校丰富老年学员精神生活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泰兴老年大学坚持党建引领,把“乐学乐活乐为”寓于老年教育中,不断提升老干部和老年学员的获得感、幸福感,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示范老年大学”“首届江苏省社会教育百强单位”“江苏省文明示范单位”等。
坚持“乐学”,激发终生学习热情。加强学校党建工作,党小组每月开展政治学习,党支部每季上一次党课,党总支每学期开展一次集体活动;坚持线上线下教育相结合,编辑发布《学习菜单》,促进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开设思政必修课,全面加强非党员学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党课+思政课”实现了政治思想意识形态工作“全覆盖”,增强了党建工作的凝聚力。针对老年教育需求大、师资紧缺的现状,该校注重在涉老社团协会中,筛选一批有专业特长的老干部兼任老年大学教师,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老干部赵天林既是诗词楹联协会会长,又担任老年大学文史系主任、老师,为校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坚持“乐活”,推动理论实践结合。坚持涉老社团协会与学校老年教育同频共振,鼓励涉老社团协会从学校吸纳优秀学员至协会,发展壮大会员队伍;利用学校资源,广泛开展教学、研讨、采风、创作等活动,促进了会员继续教育。整合校、会银发资源,围绕建党百年、党的二十大主题,结合本地素材,贴近基层实际,策划编排节目,组织开展文艺演出、诗词大赛、书画摄影展览等活动,走进乡村基层,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伟大建党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
坚持“乐为”,整合银发生辉力量。以老年大学党总支为核心,联合关工委、扶贫“三会”、老科协、新四军研究会等7个涉老组织和社团协会,成立“银杏苑·公孙情”功能型党组织,明确“服务清单”,统筹解决“谁来服务、为谁服务、如何服务”的问题,聚焦“一小一老”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聚焦留守儿童、外来务工子女、贫困家庭儿童等“三童”,依托各地“校外教育辅导站”,围绕校外辅导、文体艺培训、党史宣讲、素质教育、心理疏导等方面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聚焦老年教育事业,先后在河失、虹桥、黄桥、延令等乡镇(街道)设立老年大学分校(教学点),持续扩大老年教育半径与覆盖面;与真爱、康泰、大庆、久久乐等养老院结对开展“公益助学”合作,以实际行动践行“以老为老”理念。在端午、重阳、“敬老月”等重要节点,党组织积极开展走访慰问、扶贫济困活动,老同志自筹经费,向部分养老院、特困老人送去慰问品1.4万元;发挥技艺特长,到养老院开展惠老演出,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常态化深入乡镇(街道)开展文艺巡演,参与中秋节、农民丰收节等节庆活动,彰显老同志“乐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