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活动阵地

你的位置: 首页-学习活动阵地

南通通州:银雁学院托起最美“夕阳红”

发布时间:2023-12-18    浏览量: 次    来源:南通市通州区委老干部局

“右脚向右跨出半步,双腿弯曲,双手与肩同宽,掌心向下,自然打开……”屋外寒风冷冽,南通市通州区金新街道银龄学堂内却暖意融融,几十名学员正在老师的带领下练习八段锦。

今年以来,通州区引入南通开放大学优质教育资源,在区级层面成立银雁学院、在各镇(街道)广泛建立银龄学堂,通过送学上门、资源共享等,持续深化拓展教育教学内容,构建全新的老年教育学习圈,不断提升老同志的幸福感。

“学院”+“学堂”,推动教育阵地“全覆盖”

“这中医养生课太好了,每个课程都很精彩,让我们学到了怎么健康饮食、什么生活习惯好,怎样锻炼身体,我学了后还教给家里人呢!”一节八段锦课上下来,金新街道退休干部杨海微微出汗,脸色红润。

像金新街道这样的银龄学堂,通州区还有13个,已经实现了区域范围内镇(街道)全覆盖。为实现1.2万余名离退休干部“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区委老干部局联合区教体局,依托社区教育中心的阵地资源,通过示范引领、包片推进,形成了特色活动“连点成线”的立体化全方位离退休干部党员教育培训体系。

“我们通过建立区镇联动的机制,推动工作向镇街延伸、阵地向基层拓展、资源向一线倾斜,为老同志搭建起一个强化党性修养、提升综合素养、追求生活品质、实现精神富有的教育培训阵地。”通州区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卫志云介绍。

“课堂”+“课外”,实现银龄引领“全天候”

金沙街道银龄学堂的学员陈玉珍,不仅课堂上认真学习,课外也总能在社区志愿活动中看见她的身影。2019年,退休不久的陈玉珍主动请缨,帮助社区开展矛盾纠纷调解,成立了全区首批以调解家庭邻里矛盾为主题的“银龄议事”工作室。从此,矛盾调解、反诈宣传、关心下一代……65岁的陈玉珍每天忙得不亦乐乎,并先后获评通州区优秀人民陪审员、通州区最美人大代表、通州区优秀人民调解员等荣誉称号。

作为离退休干部精神风貌的展示窗口,通州通过把银雁学院、银龄学堂的课程从室内搬到室外,让老同志在“课堂所学”变为“课外所长”。61个教学班次通过联合组建的形式,建立了11支“金夕志愿服务队”。同时,1900余名学员依托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银发先锋驿站、老党员工作室等阵地,建立起69个以心理咨询、矛盾调解、青工关爱、乡村振兴、文艺演出、以老助老等为主题的“银龄引领”工作室,初步形成了覆盖通州全域的“30分钟金夕服务圈”。据统计,近一年来,老同志们先后开展新春送福(春联)、送戏下乡、技术帮扶等志愿服务300余场,惠及群众10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