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活动阵地

你的位置: 首页-学习活动阵地

扬州江都:立足“三新”推动老年教育工作“齐”向前

发布时间:2024-03-27    浏览量: 次    来源:扬州市江都区委老干部局

近年来,扬州市江都区老干部(老年)大学锚定方向、找准定位、多措并举,积极推动老年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齐抓共管,着力构建工作发展的新格局

部门联动促发展。召开区委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专题会议,形成教育局牵头,卫健委、民政局、人社局、老干部局和13个乡镇齐抓共管推动老年教育的工作发展格局。资源整合显成效。通过区政协“统筹各类资源 办好家门口老年大学”专题协商议事活动,推动区民政局老年活动中心、文化馆活动中心、职教集团(开放大学)、人社局(退休职工管理服务中心)与村(社区)联建基层教学点。老年大学中心校发挥龙头、示范作用,在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活动资源等方面提供支撑。

二、齐头并进,积极探索转型发展的新路径

向基层倾斜教学资源。健全“中心校+分校+基层教学点”为一体的组织网络体系,依托各镇成人学校、新文明实践中心挂牌镇老年大学分校;结合工作实际,摸排社区居民需求,通过自建、共建,在主城区仙女镇建设11个社区中心教学点,覆盖全镇63个村(社区),积极争取以奖代补资金推动“家门口的老年大学”建设,解决部分老年人“无学上、上学远”等问题。实行双轨制教学并行。立足主责主业,办好老干部党校、老干部大学,一体推进党务、校务、教务、内务“四务”建设,打造思政、兴趣、公益、远程四个课堂,不断提升老年大学运行质态;面向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招生,逐步增设老干部班,通过思政教育、文化课程、兴趣课堂加强老干部思想政治引领。

三、齐心协力,多措并举呈现队伍发展的新态势

增强“都来学”的意愿。兼顾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结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数字化时代特性,开设具有江都地方文化特色的扬剧课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剪纸、茶道和中医课程,以及跨越数字鸿沟的短视频制作等课程,进一步满足学员对美好生活的追求,2024年春学期老年学员入学率较去年同期上升33%,老干部入学人数较去年同期增加200人。增添“都聚力”的力量。打造“一廊二馆三室”活动学习阵地,建设底厅、过道、院落的政治文化长廊;建设政治体验馆、校史馆;完善教室、展览室和办公室三个功能区域。成立“丹霞”流动党员党支部,施行“班长+党小组长”自我管理模式,组建“丹霞”志愿者党建先锋队、文明引导队、文艺宣传队,积极引导开展服务学校、服务社区、服务社会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