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活动阵地

你的位置: 首页-学习活动阵地

扬州江都:念好“三字诀”打造老干部活动学习阵地三大平台

发布时间:2024-11-28    浏览量: 次    来源:扬州市江都区委老干部局

扬州市江都区委老干部局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念好“建、活、亮”三字诀,打造为老服务、展示风采、汇聚力量的三大平台,建设“机构健全、设施完善、管理规范、活动有序、服务优质”的活动学习阵地。

一、把阵地“建”起来,搭建银发人才的服务平台

建设一个党建服务中心。整合原先的老干部活动中心,建设扬州市江都区离退休干部党建服务中心,打造融政治引领、组织凝聚、文化养老、作用发挥、风采展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开放式共享活动学习阵地。总面积约1100平方米。设有社团党建联盟暨新时代文明实践点、老干部工作发展史陈列室暨活动学习共享阵地、活动中心等3个区域,活动中心设有老干部医务室、心理(法律)咨询室、阅览室、有声图书室、棋牌室、桌球室、乒乓球(健身)室,总计14个功能室(区)。服务对象面向全区1100多名副科职及以上退休干部,日活动达100人次。

打造一个学习活动中心。2021年,老年大学争取财政资金150万元,新建一间300平米的多功能教室,2023年维修改造一间160平方米的舞蹈、形体教室,总面积达5000平方米。调整规划布局后,打造了“一廊两馆三室”多功能、多层次情境教学活动阵地。建设底厅、过道、院落的政治文化长廊,展示学校“三风一训”、学员风采,定期更新时政速递;建成政治生活体验馆、校史馆,组织党员学习党史,开展重温誓词、唱红歌、志愿服务等活动,校史馆通过文字、照片、视频及各种实物资料,全方位记载1991年建校以来32年的学校变迁、发展状况、历史沿革、校容校貌和荣誉荣光;进一步完善教室、学员作品展览室和办公室三个功能区域,让学员在俯仰行走间感触红色文化,熏陶醇厚学风,通过沉浸式感受,学员思想、行动与学校保持同频共振,学校日学习达500人次。

二、让阵地“活”起来,搭建银龄风采的展示平台

多元功能示范引领“都”来看。老干部党建服务中心通过提供智慧助老、远程就诊、情境体验等多元化服务功能;“主题党日开放日”套餐、组织生活点单;银发人才集聚“向日葵”云上工作站,孵化银发导师工作室和志愿服务实践基地等,进一步彰显服务中心的政治性、示范性、集聚性和效应性。2023年以来,先后接待省委老干部局、市委老干部局和新疆伊犁市、山东新泰市、苏州市、泰州市、宜兴市等7批次,150余人先后来江都调研。江都区内开展“话传统、谈复兴、聚力量”等主题活动25场次,参与的老干部近400人,逐渐形成向下辐射效应,现已建成基层6个共享党建活动阵地和18个老党员工作室的红色驿站群。

兴趣驱动+思想引导吸引“都”来学。老年大学坚持打造思政课程、名师课程、实用课程、美学课程和文化课程,共八大类57门课程。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作为老干部大学开学第一课,定期举办时事政治理论解读,开展政治读书公益课堂25期,不断拓宽老同志学习渠道,提升老同志学习的积极性。增设中医养生、中国历史、中国古典舞、茶道等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短视频制作等助力跨越数字鸿沟的移动互联网数字教育课程。

三、使阵地“亮”起来,搭建银色力量的汇聚平台

党建引领激发志愿服务动力更“足”。党建服务中心作为全区共建共享、融合联动的新平台,是助燃离退休干部服务的加油站,通过“政治理论联学、中心工作联动、党员队伍联建、优势资源联享、实践活动联办”五联式工作法,进一步加强老干部的思想引领,激发老干部志愿服务的源动力。老年大学“丹霞”临时党支部,施行“班长+党小组长”自我管理模式,通过志愿积分制引领“丹霞”志愿者党建先锋队、文明引导队、文艺宣传队开展服务学校、服务社区、服务社会的活动。

品牌加码助推作用发挥影响力更“广”。进一步培育“主播奶奶讲故事”暨家风教育培训基地,宣讲家风故事、廉政教育,传播家教理念。其中,4名“主播奶奶”受邀走进扬州电视台《运河书房》栏目,主播奶奶孙瑾在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志愿组)荣获新媒体赛段优秀讲解员奖项。2024年1月,主播奶奶携手仙小学子开展诵读红色经典活动,受到广泛转发和点赞。“主播奶奶讲故事”品牌成为弘扬思政教育、家风家教、廉政教育、红色经典的重要平台载体。

阵地下延让文化养老距离更“短”。经过充分调研,结合地域特点、群众需求,推动家门口的老年大学建设,利用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资源,通过“自建、共建、联建”方式,建成社区中心教学点。2024年建成主城区仙女镇10个社区中心教学点,覆盖63个村(社区)。通过区政协“统筹各类资源 办好家门口老年大学”专题协商议事活动,整合社会公共资源,在文化馆中心和体育局建成舞蹈、门球2个部门教学点,不断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让家门口的老年大学成为打通为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