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03 浏览量: 次 来源:宜兴市委老干部局
近年来,宜兴市老干部大学深耕社团文化建设,以15个社团为载体,以文艺骨干为中心,以文化服务为追求,为广大老同志展现文艺风采搭建起广阔舞台,也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银龄动能”,引领文化养老新风尚。
一、建机制、强根基,撑起社团发展“四梁八柱”
宜兴市老干部大学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构建起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搭建“校—系—社团”三级联动架构,制定《社团建设管理规定》,明确组织、活动、经费等标准。开展社团建设工作,坚持团结协调好、遵章守纪好、学习风气好、教学成果好、积极贡献好等“五好”标准,力促社团健康有序发展。根据实际需求成立“银潮读书会”、“银发名嘴”宣讲队、“银发智囊团”等新社团,吸纳不同专业和兴趣的老同志,实现学员“人人有社团、个个能出彩”。
二、办活动、创品牌,奏响文化育人“节日欢歌”
在“银乐陶都·枫起银涌”文化品牌的指引下,以丰富多元的活动激活社团活力,创新打造“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在春节、端午、重阳等传统节日开展主题展演、校歌演绎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朗诵、舞蹈、时装表演艺术团等社团在舞台上大放光彩,诗联、乒乓等学会协会则以文会友、以赛促融。全年20余场活动覆盖3000余人次,既丰富了学员精神文化生活,又激发了社团内生动力。
三、走基层、暖民心,架起服务社会“银龄桥梁”
积极引导社团走出校园,以“送文化下乡”为纽带服务群众。通过统筹规划活动主题、精准对接基层需求,制定“菜单式”服务清单,采取“文艺演出+文化体验+互动教学”的多元形式,推动优质文化资源下沉。组织文艺骨干走进乡镇、养老院等开展专题演出,组织党员学员走进社区开展送福送春联活动等,年均服务群众超1.2万人次,彰显老干部、老同志“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的责任担当,成为全市温暖人心的文化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