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身建设

你的位置: 首页-自身建设

淮安盱眙:聚焦自身建设   打造过硬联络员队伍

发布时间:2024-11-06    浏览量: 次    来源:盱眙县委老干部局

去年以来,盱眙县紧扣省、市离退休干部党建“三支队伍”建设工作部署,围绕离退休干部党建“谁来干、干什么、怎么干”三个问题,坚持人员选派“精准化”、工作任务“清单化”、能力提升“常态化”,推动基层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提质增效、全面过硬。

聚焦正向衔接、选优配强,按需理顺联络员队伍岗位选任难、人员流动快的问题

全面落实“精准选派在职党员担任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联络员或副书记,协助开展支部工作”“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过硬、作风过硬的联络员队伍”的具体要求,实行支部联络员聘任制,按照政治素质高、政策业务熟、服务意识强、工作作风实、执行能力强的标准,通过单位动员、个人报名、组织选派、备案管理的程序,从各单位从事老干部工作或者党建工作的正式党员中选派49名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联络员。推行支部调研“家家到”,建立联络员后备人选名单,以“一对一”“一对多”形式,消除联络员“任务多,衔接难”等顾虑。河桥镇老干部党支部结合老同志年龄较大、城乡居住分散等实际问题,从镇党建办工作人员中选配2名责任心强、精通业务的年轻干部担任支部联络员,与镇机关党建专员一同管理,实行“AB岗”工作机制,动态掌握联络员工作状态,及时进行工作提醒和指导,推动形成“专职事事有本账,兼职处处能参与”的工作格局。2021年以来该支部3位联络员成功由兼职向专职“接班”,老同志评价较好。探索支部按需选配,淮河镇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支委相对年轻,信息化运用频次较高,选聘了擅长新媒体的同志作为联络员,与支部书记、支委形成优势补充,创新打造“银龄直播间”,有效解决部分老党员跟随子女久居在外“学习难”的问题,也拉近了支部与老同志之间的“距离”。

聚焦反向赋能、精准提质,有力破解联络员队伍党建指导欠缺、支部建设不强的问题

围绕思想引领、党的建设、服务管理、发挥作用、沟通汇报五个方面,采取座谈交流、专题调研、征集意见建议等形式,制定支部建设薄弱环节清单,整理联络员工作“手账本”“错题集”,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内容“看得懂、记得住、用得上”。针对部分支部党员普遍年龄较大、身体不便,联络员党建经验较少、支部阵地较为薄弱等问题,牵头单位县市场监管局老干部党总支依托“都梁银龄”党建联建阵地,探索推行“三心联络”工作法(即分管同志“不绝缘”,党建专员“不脱节”,工作人员“不断档”,在工作上用心、沟通上耐心、服务上细心),联络员主动联系支部书记与共建支部,商议支部组织生活形式,联络员开展交叉指导,在活动的前期准备与策划中互学业务、借鉴经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相关做法在全县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中推广学习。为解决与老党员沟通交流少,了解掌握离退休干部党员思想动态、身体状况、家庭情况不及时等问题,县教体局机关离退休干部党总支在“跑腿上门”的基础上,推行“三结三跑”工作法,组织党务干部、在职党员、支委和联络员,以“跑腿结对”“跑腿结伴”“跑腿结心”的方式,常态化开展送学上门和节日慰问,全面细致做好支部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真正实现“从难得见面到坐着聊天”“从带着诉求走到把温暖送进家”的关心关爱全覆盖。

聚焦全向突破、赋能发展,逐一打通联络员队伍一线锻炼少、示范引领不足的问题

注重联络员业务“一口清”、策划“一条线”、宣传“一支笔”,持续将联络员培训纳入全县老干部系统教育培训总体规划,采取专题辅导与实践指导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现场观摩相结合,邀请市局同志来盱现场授课,赴周恩来纪念馆、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等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党性教育。结合“老新传帮带”党纪学习教育,马坝镇、管仲镇等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主题活动,县法院、检察院等部门开展“传承好家风好家训”分享会,积极引导年轻干部走正道办真事。强化实践锻炼,注重在工作实践中检验识别、培育联络员,组织参与企业帮办、招商引资、乡村振兴等一线锻炼成长。做好老同志发挥作用的领航员,引导离退休干部积极加入“赶大集”队伍,赴基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选派70余名觉悟高、身体好、肯奉献的老同志,以小切入点、移动式的宣讲方式传播“乡音”,悉心收集群众意见建议210余条、急难愁盼问题60余件,受到广大群众欢迎。坚持把理论学习与研究解决工作结合起来,创新工作思路与举措,加强信息宣传调研能力提升,累计撰写信息宣传稿件130余篇,3名同志被评为省、市老干部系统信息宣传先进个人。定期听取党务干部、支部书记、老党员意见建议,结合全年履职实绩,年终评选年度优秀离退休干部党建联络员16名,全面激发党建联络员比学赶超、干事创业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