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15 浏览量: 次 来源:常州市钟楼区委组织部
常州市钟楼区认真落实干部荣誉退休制度,从服务保障、融合拓展、长效提升等方面着力,以“三抓三促”打好荣退仪式组合拳,推动“新格局、新模式、新内涵”全面落地,进一步提升退休干部服务管理质效。
一、抓机制,促保障,构建服务管理“新格局”。通过完善制度构建全周期荣退体系框架,筑牢规范化服务根基。一是完善机制“破题”。印发《关于认真落实干部荣誉退休制度的通知》,明确服务保障对接、荣誉退休仪式等6项机制,形成市管干部示范引领、区管干部规范开展、镇街部门联动落实的工作体系,有效破除流程不清、分工不明等问题。近年来,累计为4名市管干部、37名区管干部及62名基层干部举办荣退仪式,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凸显,赢得老干部群体高度赞誉。二是协同联动“筑基”。建立区委组织部、区委老干部局、区人社局“三方联办”机制,明确分管领导统筹负责、联络员全程跟进的分工体系,围绕荣退仪式流程优化、服务事项衔接等议题开展专题研讨交流。定期共享退休干部信息,做好先手“提前量”,实现从仪式筹备到后续服务的全链条协同,累计解决跨部门问题12项,推动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三是数字赋能“提质”。建立健全退休干部信息数据库,动态记录基本信息、健康档案、兴趣特长等数据5000余条,实施“一人一档”精准管理。依托信息化平台,构建全链条闭环管理机制,通过提前3个月预警临退人员信息,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服务”的转变,确保荣退仪式筹备工作规范高效,切实增强退休干部归属感。
二、抓联动,促融合,探索荣退仪式“新模式”。以多元融合拓展服务维度,打造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荣退+”生态圈。一是“荣退仪式+服务”深化需求响应。建立健全持续关怀,做到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精神上关怀老同志,切实把中央、省市关于老干部工作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发放“医疗养老”双清单,提供涵盖就医、生活等多个方面的40条服务事项清单,详细记录老干部个性需求,形成一人一档管理清单48份,将服务举措落实落细。二是“荣退仪式+报到”释放治理效能。邀请单位和社区党组织现场介绍支部相关工作,鼓励引导退休干部发挥银发力量。参与过荣退仪式的41名退休干部积极到社区报到,其中23名退休干部担任社区“银发顾问”,在宣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等方面累计提供各类服务270余人次,形成退休不褪色的良好氛围。三是“荣退仪式+乐龄”拓展精神供给。注重社会资源整合对接,提供三甲医院就医绿色通道、整合养老机构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套餐,建立完善需求收集和解决机制,收集到的问题均有效处理,得到老干部们认可。打造全区共享学习活动阵地11个,开设书画、摄影、智能手机应用等12类课程,引导新退休老干部参加各种文化、体育活动120余场次,确保在关怀关心上用情用力,切实增强退休干部幸福感。
三、抓长效,促提升,深化荣退服务“新内涵”。以特色化、长效化为抓手,实现仪式服务向价值引领升级,打造特色化服务IP。一是仪式创新增强服务质效。聚焦“固定+特色”双轨并行,构建标准化与个性化融合的仪式体系。设置政策解读、交流分享等固定环节筑牢仪式庄重感,创新推出职业生涯影像回顾、定制纪念勋章等6类特色形式,通过“银龄记忆U盘”存储个性化影像资料32份,老干部满意度达100%,有效破解传统仪式同质化问题。二是跟踪问效深化精准服务。建立“三必访+动态优化”全周期服务机制,通过重大节日、生病住院、特殊困难“三必访”收集涵盖荣退仪式的意见建议27条,按照“收集-研判-整改-反馈”流程,动态优化14项管理服务举措,推动荣退服务从“粗放供给”向“精细管理”迭代升级,以制度化、精准化服务提升荣退工作质效。三是阵地建设构建服务网络。打造“线上+线下”融合服务平台,建成退休干部服务驿站11个,整合社区党群中心等资源形成“15分钟银龄服务圈”。创新打造“时光纪念墙”主题展示平台,以“实物+数字”双轨并行构建精神传承载体,实现从物理展示到精神传承的价值跃升,切实增强退休干部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