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9-01 浏览量: 次 来源:扬州大学离退休处
该支部现有党员66人,退休前分别来自14个学院和6个部门,平均年龄74岁,最大者94岁,拥有一批德高望重的老领导、老专家和老党员,政治、专业、技术和威望优势明显。在扬州大学离退休党委坚强领导下,支委一班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全省离退休干部“双先”表彰大会精神,在服务立德树人、助力学校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充分发挥离退休党组织独特优势,支部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持续增强,2020年度被江苏省委老干部局、省委离退休干部工委考核认定为全省首批离退休干部“六有一提升”建设示范党支部。因支部工作业绩显著,曾先后多次被扬州大学党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一、强化政治引领,打造坚强战斗堡垒
支部以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退休党支部为目标,扎实推进“六有一提升”建设工程,着力加强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通过年初制定组织生活和学习计划、每月一次组织生活或党日活动、年终进行总结评比,力求做到宣传党的主张及时,贯彻党的决定坚决,开展党日活动富有成效。针对离退休党员特点,采用集中与自学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党课教育与心得交流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等多种灵活方式,教育引导离退休党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近年来,每年均根据党日活动主题,精心设计活动方案,先后组织支部成员赴省内有关红色教育基地接受革命传统和党性教育,赴仪征、广陵等地区开展助推乡村振兴活动,支部战斗力和凝聚力得到进一步增强,2019年度开展的“双节同庆,不忘入党初心;双阳同辉,牢记育人使命”主题党日活动荣获扬州大学最佳党日活动优胜奖。每年都在离退休人员新年联欢会上推出支部传统保留节目——红色经典歌曲大合唱,以弘扬时代主旋律,展示离退休党员风采。在开展学习教育活动的同时,支部认真落实党的关怀机制,通过开展走访慰问,及时将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年老体衰的老党员和生活困难的群众心中,送到纪念银婚、金婚、钻石婚以及过生日的老同志心中,得到了党员群众普遍赞誉。
二、捐资“菁农”助学,老少共建成果丰硕
该支部情系贫困学子,致力关心下一代工作,除组织引导党员同志积极参与督导督学、科技辅导、助教助管等活动外,每年均定期组织捐赠注资“菁农”助学金,得到党员积极响应,近4年累计达3万多元。为充分发挥老党员优势,助力青年大学生成人成才,该支部从2007年起,就先后与动医0702、动检1104、动医1404、动检1701、动医2002、园艺1901等6个班级开展“一对一”结对共建。通过发挥朋辈效应,开展革命传统与理想信念教育,对他们给予学业辅导、生涯指导、精神鼓励、生活帮助等,打造了一个又一个共建品牌班级,促进了学生成人成才。每逢毕业季,共建毕业班级均通过感恩汇报会、赠送锦旗等方式向支部表达谢意。不少同学毕业后或继续读研升造,或直接就业创业,成为所在领域行家里手……如:动检1104班的28名同学毕业时,有15名同学光荣入党,16名同学顺利考取研究生,3名同学考取公务员,1名同学考取村官,8名同学应聘进入企业工作,所在班级先后被授予校“红旗团支部”、“特色团支部”、“先进文明集体”、“优良学风班”等荣誉称号;动检 1701 班于 2020 年荣获省“先进班集体”称号,全班CET-4级通过率 100%,CET-6级通过率达82.9%,35名同学中有4位被推荐为免试研究生,18位考取研究生。
三、发挥“五老”优势,银发助推乡村振兴
该支部拥有一批在学界和行业内较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专家教授。为充分发挥党员专家优势,该支部积极响应省委老干部局号召,深入实施“银发生辉”工程,积极打造“五老”志愿服务品牌。近两年来,曾先后赴扬州广陵区、仪征市等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其中:2019年12月18日组织党员专家赴广陵现代农业产业园开展“银发生辉·绿扬霞光—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支部书记陈鹏教授围绕农业产业布局、农产品创新及技术研发和农业成果推广与实施等方面作主旨发言。2020年10月15日,支部组织50多名党员(最大者87岁)赴仪征开展“不忘初心,践行使命,助推乡村振兴”主题党日及志愿服务活动,除参观考察外,还与仪征农业农村局签署助推乡村振兴合作协议,围绕乡村振兴开展座谈交流。赵万里、彭永欣、经荣斌、谢继志、陈鹏等8位专家结合自身工作经历、专业优势及仪征实际,从加快推进仪征市乡村振兴战略所涉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方面建言献策,得到广泛赞誉。
四、加强队伍建设,抓实党员发展工作
为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高活动参与率,该支部针对党员居住分散、行动不便等特点,建立了专门微信群,现已有80%以上的党员加入该群。通过该群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时效和党员组织生活质量。每逢组织生活或支部活动,除在群中发布信息外,还对群外同志专门电话通知,以提高活动知晓率、参与率。此外,该支部还引进网格化管理模式,将支部党员及所联系的群众分成5个小组并分别配备组长,由5名支委分别挂钩负责,既加强了支部领导,又有利于活动开展,更有利于吸引更多老同志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如:原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退休教授严登丰,长期致力于水利教育和科研,曾参与我国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源头泵站的设计等工作,为我国水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该同志虽已年逾八旬,但初心不改,于2019年11月10日再次向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支部非常重视,安排专人与严登丰保持经常性联系交流。经过一年多的考察培养,终于在党的百年华诞到来之前加入党组织。在支部党员大会上,严老不顾视听觉困难,饱含热泪宣读了入党志愿,大家对严老坚定的信仰和不懈的追求给予高度评价。八旬老人坚定信念、矢志不渝跟党走的消息在广大青年师生中产生了极大的震撼,凝聚和传递了强大的正能量,在校内外产生了积极反响,人民日报、江苏教育电视台等国家和省级媒体均做了深入报道。
五、团结一心抗疫,践行党员初心使命
无论是去年武汉还是今年扬州疫情暴发期间,该支部均能在第一时间内积极响应党委政府和学校号召,通过微信、QQ等线上方式和电话传递、面对面交流、张贴标语告知等线下方式,及时传递官方信息,传播疫情防控常识,大力宣传学校抗疫要求,积极引导广大老同志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坚定夺取抗疫斗争全面胜利的信心和决心。老党员陶正松同志深情发出自己的心声:“我们都是听党话的‘老小孩’,在疫情防控紧要关头,一定要做好居家隔离,落实防护措施,既要管好自已,也要管好家人,绝不给政府、社区和学校添堵,这是非常时期的‘老有所为’”。发挥组织优势,压实党小组长职责。通过发送短信、电话联系和微信推送等多种渠道,对每一位离退休人员健康与生活状况进行监测,确保心中有数。每每遇到个别老同志因在基础病购药、居家生活急需品保障等方面发生困难时,都能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及时传递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团结一心,带领广大党员开展抗疫捐款。在离退休党委根据中上级党组织要求发出抗疫捐款号召后短短两天内,该支部所在党员积极响应,踊跃捐赠,线上参与率高达81%。尤其令人感动的是,该支部党员梁庆松同志在生命垂危之际仍坚持表达心意,奉献了自己最后一份爱心。同舟共济,力所能及的做好抗疫志愿服务。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疫情发生以来,大家踊跃参与所在住宅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无论是在大规模的核酸检测现场,还是在平时的人员信息筛查或住宅区居民互助服务现场,乃至小区日常秩序的维持巡查登记现场,哪里有需要,哪里就能看到该支部老同志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姿。他们发扬伟大抗疫精神,弘扬志愿奉献精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得到了所在社区广大干部群众的交口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