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银发典型

你的位置: 首页-银发典型

【百佳支部】老有所为奋进担当   育人铸魂托举希望
——连云港市墟沟中心小学退休党支部

发布时间:2021-11-27    浏览量: 次    来源:

在墟沟小学校园中,有一群奋进的老者——退休支部老同志,不忘初心,老有所为,永葆党性本色;

在墟沟小学教师中,有一支奉献的队伍——退休支部志愿者,义务帮教,春风化雨,铸就精神坐标。

——题记

墟沟小学始建于1910年,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2013年成立退休党员党支部。现有退休党员25名。

20年来,在区教育工委和学校党总支的正确领导下,退休党支部以“堡垒工程”为统揽,以“六有一提升”为主线,以“关心老党员政治思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为己任,创建学习载体,搭建活动平台,抓好队伍建设,齐心协力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构建学校党建工作新格局。

一、以“堡垒建设”为重心,增强核心凝聚力

学校积极发挥党组织在学校发展中的政治引领作用和教职工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对标责任清单,压实主体责任落实,将退休党支部工作纳入学校党建工作总体安排,与行政、语文学科等5个党支部建设同步抓、阵地同步建、教育同步推。

一是建好一个班子,选优配强,提高堡垒指数。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退休党支部以基层党组织“堡垒建设”为抓手,班子健全、分工明确。由王士松、唐佃明、王素蓉分别担任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学校党总支选派徐丽同志兼任副书记,协助日常联络与活动组织。

工作中,党支部以“六有一提升”为基础,完善工作机制,实施双月会制度,加强学习培训,提升履职能力。通过学习《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规范支部工作程序;通过抓好退休党员政治学习和思想教育,增强老同志的党性观念;通过落实组织生活制度,拓展组织生活形式,增强战斗堡垒的作用。

二是理好一张清单,精准对标,压实主体责任。为扎实推进“堡垒工程”建设,退休党支部认真制定年度支部工作计划,理好“工作清单”,压实主体责任。清单以“组织生活、三会一课、理论学习、主题党日、实践服务”为维度,通过“书本、实境、实践、网络”四类载体,细化落实,逐项推进。工作中,加强政治学习、加强实践互动、加强示范先行,强调前期计划制定、中期安排组织、后期总结提升,不断加强实践与反思,以提高战斗堡垒指数。

在“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在“我是党员,爱在岗位”“护苗行动”“党史学习教育”“创文”“防疫”等活动中,广大退休党员教师 “退休不退志”“离岗不离党”,深入一线,主动作为,把爱党爱国的情怀转化为护苗助学、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中来,增强了党性观念和党员先锋意识。

三是建好一张网络,健全信息,实行动态管理。党支部建立健全退休党员名册和基本信息库。根据退休党员居住地加强互动与联络,确保支部同志有组织,在组织。建立为完善的联系党员群众制度,支部党员包干负责,走访慰问、互通有无。每年寒暑假,班子成员都能走入退休教师家庭,了解家庭生活、身体状况和思想状况,如遇老党员、老同志生病,家中困难,及时上报组织,把组织温暖送到家庭、心中。

二、以“活动组织”为抓手,激活支部新能量

退休党支部始终坚持组织领导,通过开展政治学习、组织生活、志愿服务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展示老党员良好的精神风貌,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一是规范组织活动,加强学习,增强党性观念。退休党支部始终坚持“两学一做”不放松,通过“四个课堂”,展开学习教育。“理论课堂”专题学,通过支部班子会议、党员季度集中政治学习和“三会一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等主题学习;做好学习引导、开展研讨交流、写好心得体会,推动老同志筑牢思想政治红线。“实境课堂”现场学,每年组织2次以上实境学习,先后组织支部党员参观了中山陵、徐州淮海纪念塔、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临沂烈士陵园、赣榆烈士陵园、市革命纪念馆、抗日山、固园、邓小平群雕公园等红色基地,党员学习达二百余人次;“网络课堂”在线学,依托“学习强国”、党总支钉钉群和学校公众号“党史课堂”,引导一些会用智能手机的老党员随处看、随时学。“访谈课堂”相互学,落实“民主生活会”等制度,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和谈心谈话工作,完成全年规定动作。组织青老结对,走访王世松等老党员,录视频、听誓言、忆初心,激励广大党员学有榜样。

工作中,党支部还能够关注退休党员教师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需求,积极创新载体,构建支部活力圈。近年来,在教师节、元旦节、校庆等重大节日中,退休党支部老党员排舞蹈、演小品、诗朗诵,登大雅舞台,展桑榆风采。退休支部还先后开展了“重阳佳节,赏景踏秋”“同祝教师节  共话教育情”等主题活动,老党员们进“红色影院”、过“政治生日”、讲“初心故事”……将党组织活动设在“兴趣点”上,增强了党员教师归属感和幸福感,也丰盈了精神世界。

二是培育一个品牌,老有所为,弘扬主流价值。退休党支部老同志是历史的开拓者和见证人,是一部党和国家发展的“活教材”。党支部老同志发挥余热,主动作为,吹响“惠风”志愿者集结号,通过服务签证,开展学业帮教、社区宣教、护苗行动、家校讲堂……尽己所能,不计报酬,爱心接力,弘扬了“爱、责任和担当”的主流价值。

成立网吧监督小组,二十年义务坚守。2001年,退休党支部成立了网吧监督小组,严寒酷暑,风雨无阻,20年的坚守,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发挥自身特长,融入少年宫建设。2017年来,退休党支部李世英、石佃良、朱殿成等10名“惠风”志愿者为解决学校师资短缺,积极参与少年宫社团活动。“双向菜单式”选择,使老党员和孩子们学在一起,乐在一起。融入德育活动,关爱未成年人思想建设。近年来,退休党支部老党员积极融入学校“红领巾相约中国梦”“听党话  跟党走”,入学、入队、毕业等主题活动。老党员们走进“墟小名人堂”,为儿童讲校史校情,先哲抗日伟绩,墟小名人故事;走进社区辅导站,带领孩子们学习“垃圾分类”……党史学习教育中,在纪念碑下、在抗日石刻前,老同志讲党史故事,讲连云港保卫战的故英雄事迹,激励少先队员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参加护学值守,积极扶贫助困。近年来,在疫情防控、复学复课等重大工作中,退休党员教师守岗尽责、勇挑重担。开展护学值守数月,学业帮教数百人次,宣教8次,护苗行动3次,通过“小雨滴微心愿”,完成贫困家庭儿童微心愿数十单,捐款3400元购买学具。相关活动被《连云港日报》等报道。

三是紧抓一项学习,创树特色,丰富党建内涵。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退休党支部以“百年循迹——走过你来时的路”为主题,充分用好“书本、网络、实践”学习载体,开展“四式联学”,变“单线条学习”为“多维度研学”。

实境学习“浸润体验式”。退休党支部用好红色实境“教材”,将“革命纪念馆、抗日山纪念馆、邓小平群雕公园、学校党员之家”等作为实境课堂。通过宣讲伟人故事、参观讲解、重温誓词等方式,使老党员近距离了解港城丰厚的红色精神,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增强践行初心使命的行动自觉。网络学习“每周套餐式”。聚焦学校党总支推送的“党史课堂”,号召广大退休党员教师每周观看一个党史故事视频,了解一个“中国革命精神”,学习一组党史知识练习题。书本学习“自学必修式”。鼓励、引导老同志以“四史”和《中国共产党简史》《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等为主要学习内容,每周定量完成自学。宣讲学习“现场互动式”。党支部积极安排老同志、老党员参加学校、社区、政府组织的各类党史学习教育。在邓小平群雕公园、区革命英雄纪念碑前,在红色经典诵读、党史学习教育课堂上,唐佃民、王士松等老同志为青年党员、少先队员讲党史故事、伟人故事、奋斗故事,激励后辈不忘初心,奋勇向前。

三、以“阵地建设”为保障,构筑支部活力圈。一直以来,退休党支部坚持完善工作制度,加强阵地建设、经费保障,增强支部党建活力。

一是“桑榆小院”成为个性化的“红色地标”。八角楼上建“桑榆小院”,作为退休党支部活动阵地,集思政教育、组织生活、文体活动等功能于一体,成为学校个性化“红色地标”。退休支部的党员们在这里开展“三会一课”,过“组织生活”。小院动静结合,党史展示区、活动区、会议区、娱乐区设置合理,72寸的一体机、丰富的党史学习教育杂志、书籍、报刊……为老同志的学习、活动提供保障,成为支部党员学习、交流、休闲的温馨家园。

二是活动经费按时足额保障到位。学校十分重视退休党支部建设,设置退休党支部办公室,配备了电脑、电话等办公设备。退休党支部书记享受津贴每月500元。将党建经费列入学校年度财务预算,按照教职工党员年人均不少于200元的标准核定保障工作经费,区教育工委每年均能按时足额下拨退休党支部党费。    

银发生辉,老有所为;育人铸魂,托举希望。

墟沟小学退休党支部老党员将秉承入党誓言,红心向党,一路高歌,去描绘红霞漫天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