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党建工作

你的位置: 首页-离退休干部党建-党建工作

泰州市医药高新区(高港区)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取得新成效

发布时间:2021-12-02    浏览量: 次    来源:泰州市医药高新区党工委(高港区委)老干部局

自党史学习教育的号角吹响以来,泰州市医药高新区(高港区)用学党史、讲故事、办实事“三步走”工作法,不断推进老同志在党史学习教育上取得新成效。

体悟思想伟力,红色课堂持续升温。始终将党史学习作为“三会一课”的主线,利用“固定学习日”,各老干部党组织“线上+线下”完成了学习的“规范动作”和“自主动作”。发放《中国共产党简史》《高港区红色故事》等多套学习资料,借助“离退休干部工作”“江苏老干部”等公众号,梳理我党成立至今的发展历程,结合“我看”系列活动,集中观看“离退休干部党史学习教育网上专题报告会”“重回中共一大现场”“历史告诉未来”等优质视频,让老同志们在清晰的历史脉络中,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行”。将实地参观学习与听真人真事结合起来,让党史更有温度质感、更富生命力。一方面,盘点本地党史学习教育资源,精心策划了含海军诞生地纪念馆、高港区烈士陵园、中国医药城医药博览馆等教育基地在内的路线,老同志们串点成线,从峥嵘岁月到发展盛景,一路打卡参观;另一方面,邀请抗美援朝老英雄王克林讲述革命经历,邀请泰州市广电台退休干部、口岸街道徐庄村第一书记徐勤生介绍乡村振兴经验,广泛传阅离休干部许维《逝者如斯》自传三部曲。围绕“两会热门议题”“十九届六中全会”等宏观主题,结合“我看建党百年新成就”“吾论如何”“史我成长”等地方学习论坛,举办家风故事分享会、建言献策座谈,在微信群、涉老媒体、线下读书沙龙打卡讨论、留言评论,引发更多“银龄”群体学史共鸣。

搭建初心舞台,多方合力宣传党史。离退休干部参与、见证了党的光辉历程,是宣讲党史故事的“好声音”,区党工委(区委)老干部局携手宣传部、关工委、教育局等部门,为广大老同志搭建宣传党史故事的初心舞台。翰墨丹心写好故事。发起“建党100周年”相关主题的书画、文字作品征集活动,鼓励老同志们从百年党史中挑选印象深刻的事件、人物,通过文字、书画作品来讲述自身经历或感悟。共搜集百余篇诗词、文章、软笔等老干部原创作品。其中2篇作品获省级征文活动三等奖表彰,7篇作品先后在“先锋泰州”“高港党建”公众号上刊载。汇编文献记录故事。联合区关工委“五老”编印《永远跟党走》青少年党史学习用书,该书选编了我党百年历史中重要人物、重大事件、重要会议的史料,及医药高新区(高港区)部分模范党员的动人事迹,图文并茂,近20万字。许庄街道、白马镇等地的十多位老党员,参与地方史志编纂工作,为《乔杨社区志》《白马镇志》等地方志提供了10多万字、200多帧图片材料。多样形式说出故事。与关工委、教育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颂建党百年、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84位老党员组成12个“五老”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队,今年以来已宣讲238场次,约有31900人次青少年听讲;在区“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发放仪式上,20对新老党员代表进行结对,老同志们讲述自身经历,赓续红色血脉;永安洲镇老战士张荣贵宣讲自己亲历的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革命故事,5月初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报道;退休老教师范正德以《中国诞生了共产党》为主题,用说唱鼓儿书的形式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成通俗易懂的大白话,让党史故事“飞入寻常百姓家”。

办好为民实事,“两在两同”争建新功。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在于群众,各老干部党组织因地制宜发挥特长,将“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与党史学习教育紧密结合,注重用“群众笑脸”检验学习教育成果。助力困难帮扶。常态化开展“亮烛行动”“金秋助学”等帮扶行动,各支部与困难儿童结对,捐赠善款帮助约60名困境学子解决生活、学习困难。在“我们的中秋”系列活动中,全区老同志捐赠善款13000余元,慰问困难群众50余名。助力农业发展。白马镇老干部党支部提供担保资金累计70万元,资助了4个小型农场和3个特色种养殖项目。大泗镇、胡庄镇“银发”农技员定期深入田间地头,分别传授300亩稻田、1000亩玉米田培育、驱虫、灌溉等经验,作物亩均效益提升10%。助力移风易俗。胡庄镇老干部党支部调解了多件村民矛盾,化解了五起长达几十年的遗留纠纷;口岸街道老干部主动融入社区网格化治理体系,与社区、物业联手,走街串巷宣传反诈骗知识。助力疫情防控。各老干部党组织第一时间加入到疫情防控一线,其中有数名七旬、八旬老党员,各镇街、社区老干部支部共捐赠约2万元购置消暑物资,慰问关怀卡口执勤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