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活动阵地

你的位置: 首页-学习活动阵地

南通启东:抓实“建、管、用”   推动老干部党校行稳致远

发布时间:2023-11-07    浏览量: 次    来源:启东市委老干部局

启东市委老干部局根据形势发展需要,不断创新思路、拓宽办学路径,积极探索老干部党校建设,为老同志搭建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党性锻炼的大熔炉、发挥作用的新载体。

“建”字为先,坚强筑牢办学基石

建好教师队伍。以“专业化、适老化、规范化”为标准,选拔有水平、有觉悟、有作为的各领域优秀教师,组建18人的专职教师人才梯队。注重吸纳党校高级讲师、党员领导干部、乡贤人士、“田秀才”等专业力量,就启东经济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等主题作专题讲座。

建好课程内容。精准把握新时代老干部需求,围绕基础+特色课程模式,开设养身保健、党性修养等基础课程8门,增设琴棋书画、智能运用等特色课程6门,报名人数共计400余人。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以授课讲座为主,以现场教学、主题参观为辅,丰富课程内容。截至目前,共开展“照见美好 启东非凡十年”等参观活动5场,先后赴奥林苗圃基地、冬娟农场等地摄影写生8次。突出党校姓党的根本原则,增加党性教育系列课程,邀请党校专家为老同志定期上党课,加强老同志理论修养。开展“课前五分钟”微党课,组织学员在课前进行微讨论、分享微心得,将党的教育融于日常。

建好校舍环境。争取300万资金全额拨款,依托市福利中心现代化建设和优美环境,高标准打造老干部党校。分设舞蹈室、音乐室、书画室等教室26间,配备淋浴房、按摩室等人性化功能室。引进触控一体机、可移动电视屏等先进设备和多媒体技术,满足教师多元化教学需求。配备符合人体工学的课桌椅,为老同志提供舒适宜人的学习环境。打造云党校直播间,为线上教学提供专业阵地。

“管”字为要,全面保障办学规范

加强组织领导。出台机构编制文件,核增编外临工2名、返聘人员2名,充实老干部党校工作力量,保证机构、人员、职责“三落实”。广泛征集老同志、老领导和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意见建议,研讨制定《启东市老干部党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教育教学建设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切实提升老干部党校办学质量和活动组织工作的科学化管理水平。

加强班级管理。制定《启东市老干部党校学员手册》,细化日常管理规章制度,明确校长室、班主任、教师、班长各自职责。实施班主任、任课教师双负责制,由班主任贯彻教学计划、收集意见建议、落实考评制度和宣传报名工作,由任课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开展集体活动、掌握学员考勤等,协同配合落实各项教学目标。落实月度例会制度,研究解决突出与普遍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

加强教学管理。根据老同志身心特点,要求教师授课配备扩音器,教学课件字体放大加粗,确保学员看得清晰、听得清楚、想得明白。为巩固学习效果,免费为学员提供课件打印复印、课后答疑服务。坚持信息透明,将课程表、教学进度表、任课教师相关信息公开到位,同时增加课前内容预告。做好教学课件存档,要求教师课前一周提交课件,形成每学年课件台账。

“用”字为本,持续提升办学成效

做好广泛发动,推动宣传载体物尽其用。开发老干部党校报名小程序,方便老同志线上报名。制作老干部党校宣传册,分发至老干部群体集中的各涉老协会、基层老干部党组织、老年大学等地,展现校园风采,做好招生引流。用好社会福利中心、启东日报等宣传窗口,发布老干部党校的办学情况、报名方式、特色活动等信息,扩大其知名度和影响力。

强化统筹协调,推动平台资源为我所用。挖掘本土历史文化资源,开展独具特色的沉浸式教学,比如依托启东博物馆、抗大九分校等,开设党史教育主题班,组织学员进行现场教学。依托百姓舞台、文化馆“送戏下乡”等社会公众文化平台,定期组织学员参与越剧、舞蹈、声乐演出,扩大展示窗口。借力图书馆、版画院等场馆,举办老干部书画展、摄影展,增强老干部参与成果展示的荣誉感和获得感。

服务中心大局,推动学习成果学以致用。举办教学成果集中展示活动,评选优秀学员、课堂标兵等,以正向激励推动老同志学有所获。组织老干部参与书画进军营、警营等活动,展示老干部学习风采,传递社会正能量。广场舞班、太极拳班学员将所学知识无偿教授给所在社区居民,带动更多中老年人参与运动、热爱健身。党史班部分老同志将所学理论、课件分享给所在党支部其它党员,定期为结对社区居民、中小学生讲述红色故事,传播党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