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13 浏览量: 次 来源:南京市秦淮区委老干部局
南京市秦淮区积极应对人口深度老龄化的新趋势,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老干部、老年教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为依据,紧密结合区域特点,制定并实施了“一体两翼”老年教育的战略,努力打造老年教育“15分钟教学圈”,已经形成了覆盖广泛、主体多元、资源共享、灵活多样、特色鲜明、规范有序的老年教育新格局,实现了百姓家门口的老年教育,使更多的老年人实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银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有力地助推了全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以党建为引领,把加强老年教育列入区委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多年来,秦淮区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老龄工作”的重要指示,着力加强对老年教育组织领导,充分认识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带来的影响,把老年教育事业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做到日程上有位置、工作上有安排、人员上有分工、组织上有保障,党委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职能部门具体抓。同时区委常委会每年一次专门听取老年教育工作的专题汇报,检查老年教育计划的落实进度和效果,针对存在的具体问题立即协调解决,并提出明确的要求,使全区老年教育工作逐步走上了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
科学安排,合理布局
针对区域老龄人口多、居住分散、教学不易集中的实际情况,区老年大学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协调下,实施了以区老年大学为主体,在区域12个街道成立了12所分校,利用区域内的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非遗馆等文化旅游资源,建成了12家教学实践基地为两翼的战略布局;并根据老年人报名的科目(所在系)有机地安排课程,让老年人就近就便入校上课,解决了老年学员因行动不便难以按时上课的难题,确保了人员课程和效果的落实,报名人数和入学率逐年提高。在课程设置上,针对老年人的文化层次参差不齐和退休前从事的职业进行统筹分析,由原来的唱歌、舞蹈、演讲等6个学科逐渐拓展为智能手机的操作和应用、经济管理、社会治理、家庭理财等12个学科,并成立了相应的系。不少参加经济管理、社会治理专业学习的学员,还运用自己的学习成果,主动地向所在社区和街道的领导谈感想、提建议,为社区的民主建设和日常管理献计献策,逐步形成了基层的一支有生力量。
把老年教育的触角延伸至军休系统,为双拥共建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秦淮区是一个驻军大区,也是系统的双拥规范区,仅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所属的军休所就有10个,退休人员占全省的20%以上。这些军休干部既是辖区的居民,又是老年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集中群体。区委、区政府专门安排退役军人事务局牵头,在全区10个退休所分别成立了10个老年大学退休所分校,并根据退休干部文化层次较高、政治信念坚定的特点,且年龄又普遍大、对健康保健需求高等具体实际,专门设置了国际政治、中医养生科目,聘请军地高校著名的军事专家和政治理论学者担任教员,定期深入各个军休所分校开展教学,使他们及时了解国际国内形势和军事发展状况,更加坚定了政治信念、焕发了青春活力,受到了军休人员的普遍欢迎,好像又回到了火热的军营生活中。同时,中医健康养生课程使军休学员较好地掌握了老年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参加学习的积极性更加高涨。
着力办好没有固定课堂的老年教学班,为独居和子女不在身边的高龄老年人“开小灶”
城市孤寡老人和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往往文化知识不高,缺乏健康保健和健康安全防护知识,是老年教育的一个盲点。为此,秦淮区老年大学在抓好注册登记老年学员教学的基础上,还通过社区进行细致入微的调查研究,着力抓好没有固定课堂的老年教学班,依托各街道分校及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开展“中医养生老年学堂”社区公益活动,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区医疗保健系统的老师深入社区,轮流进行高龄独居老人日常健康安全知识讲座,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普及老年人医疗保健,饮食注意事项以及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防摔倒、防呛水等方面的知识,提升高龄独居老人的自我防护意识。这一教育形式受到了社区的欢迎和独居群体老人的赞扬,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