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活动阵地

你的位置: 首页-学习活动阵地

苏州吴中:老年大学打通“三关”破解“入学难”

发布时间:2023-11-30    浏览量: 次    来源:苏州市吴中区委老干部局

打通“场地关”扩容增面

一是增设分校。以老年大学协会为载体,利用现有成人教育资源,指导督促各镇(街道)因地制宜建立老年大学分校,将办学触角延伸至各镇(街道)。目前已建18所,扩大老年教育覆盖面。

二是开办教学点。在城区及周边区域挂牌开办教学点,实现老年大学向社区、养老机构等延伸。区老年大学先后与吴中开放大学(社区学院)、瑞颐养老机构签约合作办学,成立“吴中开放大学吴中区老年大学分校”“吴中区老年大学瑞颐·椿熹里分校”,逐步向老年群体集中的场所扩展延伸,让优质教育资源走出去。

三是深挖内部潜力。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合理调配教室,除电脑、钢琴、舞蹈等专用教室,其他教室穿插错时使用,提高利用率。利用时间换空间,将一些热门课程上下午分成4个时段,学员轮流上课,实现开班数和招生数的最大化,有效化解“一座难求”的矛盾。截至目前,共开设83个班级,学员人数为1705,学习人次为2657。 

打通“报名关”指尖享学

一是“线上报名”。区老年大学2018年起开始试行网络报名,针对网络报名有困难的老同志,通过录制网络报名操作视频、组织班主任面对面进行技术指导,让学员在体验中逐渐掌握网上报名操作技巧。目前线上报名率已从18%上升至90%。

二是实现报名“一站式”服务。区老年大学与财政局、软件公司对接,完善优化报名系统,实现足不出户就可在“晚晴吴中”微信公众号上完成注册、登录、选课、缴费整个流程。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由子女或亲友代为报名缴费。

三是开发“指尖课程”。拓展网上文化养老主阵地,利用“晚晴吴中”微信公众号开设“云课堂”专栏,用手机在线学习视频课程。目前“云课堂”共收录58节课程,涵盖书画、舞蹈、声乐、母婴护理、钢琴、瑜伽等内容,累计播放量达12522次。

打通“毕业关”资源分流

一是增设“学制”。区老年大学统筹教育资源,在课程门类、教学内容上采用“进阶式”方式,分别设置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使新、老学员名额互不占用。逐步推行学制管理,目前70%以上班级已分别设置1~4年的学制,为新学员定期释放学位。加强与财政、教育、卫健、民政等部门的沟通协作,整合多方资源,建立师资储备库,为老年教育提供资金、场地等坚实保障。

二是引入“社团”。在学制终端引入“社团”,老年大学通过提供场地、搭建平台、聘请专家等手段,组织成立“兴趣社团”,为毕业学员提供新去处。既解决了“只进不出”问题,又为毕业的学员搭建起新的平台,推动老年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培育“第二课堂”。组织引导学员将所学专长服务社会,做到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实现更大社会价值。依托传统节日,组织书画系学员将福字和楹联送入养老院、社区;组织音乐舞蹈系学员进社区、进学校开展教学活动成果展示,丰富基层文化生活。